克拉玛依市人工智能应用大赛决赛暨创新成果展举办。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在克拉玛依,一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正加快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部署安排,克拉玛依市组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按照该计划,到2025年底,力争部分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走在全疆前列,并形成不少于100个经典案例、培养不少于1000名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深耕支柱产业 AI赋能油田生产“加速跑”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聚焦石油石化、数字经济、算力电力、教育医疗等城市发展关键领域,通过强化人才政策支撑、优化引育留用机制,吸引1500余名急需紧缺专家人才扎根落户,攻坚数字产业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克拉玛依成为全疆首个智算规模超万P的地州市。
克拉玛依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石油石化产业率先成为AI应用的“主战场”。如何让传统能源产业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实现新跨越?克拉玛依的答案是:向科技要答案,向智能要效益,向人才要活力。
西部水木(新疆)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钻井多体动力学滑动导向前馈控制模型项目,便是一个生动缩影。该项目依托清华大学技术,旨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适用于深井、超深井等复杂工况,推动油气钻井自动化。
“通过实时优化与超前预测,单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钻井效率提升10%以上,同时实现更精准的轨迹控制,显著提高完井效率。”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情系民生福祉 AI助推政务服务“零距离”
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正为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民生服务精细化注入强劲动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的便利。
“不出小区,在社区用‘AI小克’几分钟就办好了高龄补贴申请,真是太方便了!”克拉玛依市民马红梅说。
这背后,是克拉玛依市坚实的数字化基础。通过依托八大公共支撑数据底座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前沿技术,成功搭建了20个专业数据库,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目前,全市已在各街道、社区等基层阵地部署了125台“AI小克”智能终端,集成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功能,覆盖了燃气缴费、高龄补贴申请等18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
“AI小克”不仅是服务窗口,更是治理“智囊”。通过打通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克拉玛依市正持续深化“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系统完善的数据分析报告,也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谱写科技惠民的新篇章。
以赛促学促用 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克拉玛依市以举办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大赛暨创新成果展为抓手和突破口,在全社会营造学AI、用AI的浓厚氛围,把人工智能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9月19日,克拉玛依市举办人工智能应用大赛决赛,进入决赛的24个项目中,“数据驱动的压裂参数智能优化平台及现场示范性应用”获一等奖,“AIGC智能创作系统”“政务服务AI助手”“AI‘智’报天气”等分获二、三等奖。自5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疆内外286家单位、495个项目团队同台竞技,参赛作品涵盖工业能源、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9个领域。
“这既是一次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和创新的比拼。”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真正激发广大干部人才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的热情,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在克拉玛依各行各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克拉玛依将继续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创新竞赛为平台,鼓励更多干部人才投身于人工智能的学习与应用中,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赛场”走向“市场”,让人工智能在油城大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的数字动能。(据10月14日《新疆日报》)
上一篇:合肥,创新潮涌正当时
下一篇:拼多多没有故事,但这是最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