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有些恒星死都死得不安分,炸过一次还不够,隔阵子居然能再 “亮” 一回,那二次冲击波的能量,听说比百万亿颗核弹加起来还猛。这可不是科幻片瞎编的,是天文学家真真切切观测到的怪事。
就说那颗叫 SN 2022joj 的超新星吧,本来是颗白矮星,跟伴星互相拉扯着过日子。按常理,这种 1a 型超新星都是吸够了物质,一下炸个彻底,亮度飙上去再慢慢暗下来。可它偏不,亮度刚到第一个峰值往下掉,没几天居然又蹭蹭涨,还冒出了奇怪的红光,后来又转成蓝色。你说这事儿怪不怪?
一开始天文学家也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观测设备出了问题。后来反复核对数据才发现,这星星是真的 “回光返照” 了。原来这颗白矮星外面裹了层氦壳,先炸了这层壳,产生的冲击波又撞回星体本身,愣是把核心再炸了一次。这操作简直跟放双响炮似的,就是威力差了十万八千里。
真的,恒星爆炸这事儿本身就够吓人了。质量超过太阳八倍的恒星临终那一下,释放的能量抵得上太阳一百亿年的总和,温度能飙到几千亿度。这二次爆发更邪乎,相当于恒星死后再踹出一脚狠的。上次看云南天文台的观测数据,连 BOOTES-4 望远镜都捕捉到了这种激波渐变的过程,从红到蓝变得飞快,镜头里跟烟花炸了第二波似的。
其实也不是所有超新星都这样。去年那颗 SN 2023ixf 爆发的时候,咱们国家的 AST3-3 望远镜就盯着它看,虽然也有激波闪光,但没出现二次暴涨。这大概跟恒星自身的结构有关,就像洋葱似的,有的层多有的层少,炸起来的花样自然不一样。
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恒星爆炸就是一了百了,炸完剩下的遗迹慢慢扩散就行。没想到还有这种 “连环炸” 的操作。那些炸出来的物质里全是重金属,像铁啊镍啊这些,最后散到宇宙里,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新行星的零件。咱们太阳系据说就在个老超新星遗迹里逛着呢,搞不好地球的铁疙瘩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这二次爆发的原理到现在也没完全搞明白。有天文学家说观测到的光谱里有奇怪的铁元素信号,跟双爆炸模型对不上。可能是咱们看得不够全面,毕竟这些星星离得太远了,动辄几百万光年,能捕捉到信号就不错了。
你想想啊,一颗星星在宇宙里安安静静待了几百万年,最后用两次爆炸给自己谢幕,这可比任何戏剧都震撼。那些探测器就像宇宙里的摄像头,蹲守多年才抓着这么个稀罕场面。说不定以后还能发现更离奇的爆发方式,毕竟宇宙这地方,从来就不缺惊喜。
以前总觉得天文学全是公式和数据,冷冰冰的。直到了解这些超新星的怪事才发现,宇宙比咱们想的热闹多了。那些遥远的闪光里,藏着恒星一生的秘密,也藏着咱们脚下这颗星球的起源。下次再抬头看星星,说不定某颗忽明忽暗的,就是正在 “搞事情” 的超新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