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月8日电 (记者朱虹)1月5日,在眉山市永丰村,一款无人机从安装在铁塔上的机巢中飞出,而无人机的操作者却远在成都。这是最近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在成都平原的16个县(区)开展耕地调查监测和三维数据更新工作的一个场景。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天府粮仓”尤为重要。近年来,四川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监管模式,开启了智慧监管新模式,运用实景三维对耕地进行智慧化全天候监测。
据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雷瑜介绍,以3厘米倾斜摄影生产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为数字基底,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和自动预警系统构建耕地电子栅栏,实时自动侦测和预警破坏耕地的行为,再由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无人机前往现场获取数据,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这些数据将会及时传回和处理,对原有的三维模型进行更新,就能够快速地判别耕地究竟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变化、变化了多少等信息。
据了解,除了打造智慧监测示范区,工作人员还在成都平原的16个县(区)开展了新增耕地地理实体转换、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下一步,四川还将结合实景三维模型所见即所得的信息传递特点,发现和掌握试点项目区内耕地利用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建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模型,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三维立体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