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俄罗斯学者博德鲁诺夫著《智慧型经济驱动下的社会转型战略》与《重启:新型工业社会即将到来》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19日在北京举办。多位中俄经济、外交领域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博德鲁诺夫是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主席、国际经济学家联盟主席、S.Y.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和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他表示,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结构类型具有决定性影响,世界正处于技术范式转型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新工业社会”到来。中国过去几十年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智慧型经济”理论所强调的通过科技重构制度与社会治理体系,与中国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契合,共同指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中俄两国在构建新型工业化模式方面理念相通,可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思想互鉴,共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当前可能是有史以来科技革命的力量对人的生命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冲击最大的一个历史阶段,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和问题。科技应该跨越国界,为人类服务,像博德鲁诺夫先生在著作中所说的推动社会转型,构建智慧型的经济,这是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也是科技革命应该带给人类的共同福祉。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说,应将博德鲁诺夫先生看作“主张国家一定程度上介入经济、用产业政策推动发展的经济学家”,而非自由主义者。工业化的核心是国家参与的产业政策,若没有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结构都会出现问题。通过梳理俄罗斯发展路径可以看出,新自由主义快走到尽头,产业组织须由国家扛旗。未来应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在中俄之间建立统一大市场,推进智慧型经济协作。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与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S.Y.Witte新工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