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一幕发生:天舟七号一到,航天员戴上防毒面罩,空气有毒?
兵器评论
2024-02-02 00:13:36
0

原标题:神奇一幕发生:天舟七号一到,航天员戴上防毒面罩,空气有毒?

中国空间站传回新画面,神奇一幕出现,航天员打开天舟飞船舱门前,第一时间戴上防毒面罩,小心翼翼开一道缝,难不成空气中有毒?

前言:“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原理,同样可以体现在航天领域,比如天舟七号飞船。其作为全球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为天宫空间站中3名航天员送去“新年大礼包”,除大量生活物资和实验仪器外,还有多达90公斤的新鲜水果。然而,天舟七号抵达之际,航天员却神情严肃。

(图解:天宫空间站传回天舟七号对接后新画面)

1、解锁龙年模式:天舟抵达空间站

报道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立起天地联动物资信息系统,今后航天员便能更精准地获取到所缺物资,同时补给效能也得到大幅提升。

此次,满载大量物资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快速抵达空间站。其装载货物总重量达到5.6吨、260多件,尤其是实验荷载等大型货物,平均一件重量就能在100千克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七号还为3名航天员带来2400千克生活物资,其中包括春节年货、新鲜果蔬礼包,多达90公斤的水果,让其终于实现太空“新鲜水果自由”。除此之外,由于航天员需要在新年期间继续驻留空间站,地面工作人员还为其准备了一些龙年“盲盒”。

总的来说,天宫空间站已经解锁“龙年模式”,大量物资可供航天员在空间站好好过一个年。

按照计划,三名航天员最多驻留6个月,预计今年5月就能返回,同时,补位的神舟十八号也已经在地面进入待命状态,只等时间一到即可发射。

分析人士表示,从天舟七号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货运飞船补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技术不断完善,之后出现三年两次也不是没有可能。

(图解:航天员汤洪波正头戴防毒面具连接空间站通气管道)

2、航天员戴上防毒面罩,空气中有毒?

然而,神奇一幕发生了。

从天宫空间站传回的新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开始一圈一圈拧开机械锁,打开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舱门,正式迎接舱内大量货物。

在进入之前,航天员却神情严肃,第一时间戴上防毒面罩,将口鼻捂得严严实实。

此番表现让不少人感到疑惑:要知道天舟七号是一艘全密封货运飞船,为何航天员进入天舟七号时戴上防毒面罩?防毒面罩功能无需多说,主要用于过滤有毒气体,难不成,这意味着天舟七号空气中有毒?

实际上,真正原因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就好比长时间没有人居住的老房子,人们在进入之前也会掩住口鼻,而后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天舟七号一样,由于自身不具备生命保障系统,所以对接空间站后,需要连接其空气循环和净化装置进行通风。

虽然说飞船因为故障或者陨石撞击而产生有害气体概率不大,但毕竟空间站中的空气是航天员赖以生存的核心,所以容不得半点闪失,多检查检查也不会出差错。

(图解:检查无有毒气体后,航天员就能摘掉防毒面罩正常进行货包转移工作)

3、三步操作,严谨规范

通常情况下,货运飞船可能吸入的大概有氨气、甲醇、甲醛、乙醛、二氯甲烷、丙酮等20多种有害气体。

正因如此,除了提前在天舟飞船内部安装自动检测有毒气体的空气传感器外,每当新飞船对接空间站,航天员还会进行三个操作,手动检查一遍。

第一步,航天员会像上述我们看到的那样,事先戴好防毒面罩,而后再打开舱门。

第二步,进入舱门后,航天员需要立即连通风管进行换气。比如视频中汤洪波带着防毒面罩将通风管接到天舟飞船上,江新林则通过空间站相关设备,过滤天舟飞船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

第三步,航天员手持有害气体检测装置进行最后的检测,确保没有任何有害或有毒气体。

需要注意的是,航天员在进入天舟飞船后,其舱门要全程保持虚掩状态,减少太多空气流通。静待1小时没有任何异象后,航天员就能摘掉防毒面罩,正常收取包裹了。

当然,防毒面罩除了可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外,还能够用来应对突发性火灾。所以,对于航天员来说,防毒面罩不单单是“保命”装备,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预防作用,确保航天员健康安全。

(图解:天舟七号搭载了可在轨独立更换熔断器的新型供电插座)

4、更多细节,彰显中国航天实力

据了解,与天舟七号一同升空的,还有另一位“成员”,即新型供电插座,别看其身形只有10厘米见方,却可以在轨独立更换熔断器,完成快速拆装、插槽对位等维修工作。

空间站建造初期,供电插座熔断器熔断后,航天员只能进行整机更换,等返回地面时,再将供电插座一并带回,这无疑增加维修成本。

随着后续各种设备升空,用电装备和工况也变得更为复杂,依靠航天员去维修显然不再适合,因此,这种可在轨独立完成维修任务的新型供电插座就至关重要。

另外,中国所具备的燃料加注能力,也是一大亮点,时至今日,即便航天大国美国,都未能将该技术付诸于国际空间站上。

光明网称,燃料加注对空间站就相当于血液对人体一样,无法缺少,而其难度极大,背后涉及到卫星捕获技术、密封口拆封技术、重新密封技术等。

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有必要尽快攻克太空机器人技术。毕竟,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更踏实。可想而知,神舟十八号、十九号、天舟八号等飞船陆续升空后,还有更多惊喜等着被一一揭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星携手达明机器人展出晶圆厂自... AI 和自动化快速改写制造业模式,微星透过NVIDIA的边缘AI平台,将AI运算、嵌入控制及智能感知...
银行业AI应用,走得快还要走得... □ 本报记者 陈 娴 近期,多家银行宣布与AI技术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核心场景的进...
骁龙8Elite手机怎么选?“... 在智能手机的竞技舞台上,芯片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心脏”,主宰着手机的性能表现。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搭载...
百果园技术申请基于线段树确定排...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原创 3... 在普及率如此高的手机市场中,3000元价位段向来是竞争最激烈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一区间既避开了入门...
德寿宫咖啡5分钟飞6公里送达 杭州上城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首批十大机会场景发布。 8月18日,杭州上城区上演了一场颇具...
擦亮双眼!“AI谣言”为何易传... 擦亮双眼!“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 原标题:“AI谣言”为何易传播难防治?(深阅读) 当前,...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圆满闭幕,... 截至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均上涨2.0%,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2.2%,...
“手机换菜刀”,到底行不行?国... “旧手机、旧电脑换菜刀、换不锈钢盆喽!”这略带夸张的吆喝,你是否也曾听过?一些闲置的“电子家当”留着...
浦发银行:联合发布互联网财富管... 8月16日,在2025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浦发银行携手蚂蚁集团研究院、腾讯金融研究院、天天基金在上...
原创 叛...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
上海银行:以阅读为纽带,创新适...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上海书展期间,金融服务积极投身。上海银行响应“全民阅读”号召,...
799元!有道听力宝M7评测:... 2020 年后,「教育硬件」品类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好时代」——各种 AI 学习机、大模型 App 层...
原创 量... 咱今天唠唠量子纠缠这神奇玩意儿,这现象啊,可太颠覆认知了。你说俩粒子,不管分开多老远,状态还能一块儿...
研究人员利用脑机接口尝试解码内...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细胞》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在实验中成功...
技术应用 | 大模型安全管理及... 文/中国民生银行 虞刚 牛博强 雷彪 彭晓川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数字化发展新浪潮,其中大模型被...
国资央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赛道 ... 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底,中央企业已在16个重点行业布局80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 原标题: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湖北摘首金 “光子”化身秦俑击鼓起舞 光谷东智研发的“光子”人形...
辽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 8月14日,辽宁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集群专班工作会议暨辽宁省机器人领域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对接会在沈...
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从物理聚合到价...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新时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为各类创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