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徐龙:数字匠心守护巴渝烟火 科技破题城市交通治理
创始人
2025-10-22 08:04:51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21日电 题:民警徐龙:数字匠心守护巴渝烟火 科技破题城市交通治理

中新网记者 贾楠

徐龙,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交通科研处综合科科长,用坚守与创新,将数字技术转化为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解剖并治愈着城市交通的“痼疾”,让技术充满温度,让治理彰显智慧。

重庆桥隧相连,立交盘旋,传统的交通治理经验在此常常“水土不服”。出生于重庆的徐龙对家乡的交通管理有着自己的思考:开发一套能够覆盖整个中心城区、能为每一条道路精准“把脉”的智慧管理系统。为此,徐龙带领团队开启了长达半年的技术攻坚,他们整合了中心城区5500多段道路的150亿条数据,其工作量与技术难度超乎想象。在他与团队的坚持下,最终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平台得以建成。这套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拥堵的快速发现和响应,更能进行趋势预测,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干预”的跨越。

据统计,该系统上线后,重庆中心城区交通异常事件平均发现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2分钟,跨部门联动响应时间从10分钟缩至3分钟。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提升了3.6%,拥堵指数从 2.04 降至 1.92,早晚高峰消散时间分别提前 25 分钟和 15 分钟。

在日常执法中,徐龙发现路面执法中因裁量标准不统一,同一违法行为处罚尺度不一。因此,他带领团队从2020年9月—2021年2月,历时六个月首创编制了35万余字的《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执法指引》,将现行违法细化为946种情形,固化每种情形的法律条文、处罚依据等,并规范民警执法言行与程序。然而,徐龙认为,仅有文本规范还不够,必须借助技术手段将其固化到流程中。2021年4月,“交巡执法通”APP应运而生。

APP关联23类数据,融入OCR、人脸识别等智能模块,让民警“拍一拍、扫一扫、点一点”就能完成执法。同时,该APP还拥有自动核查人车信息并预警;支持216种简易程序违法“先取证后处罚”;提供电子罚单扫码缴费等5类33项便民服务。自2021年上线以来,重庆交警月均使用该APP执法60余万起,每起执法时间从10分钟缩至3分钟,每年减少纸质档案750万卷,节约支出超千万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荣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带来的安全挑战,徐龙又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安全这一新兴领域。从2021年开始,他带领团队走访56家车企及机构,一步步摸索,构建新能源汽车健康管理系统,汇聚十大类生命周期数据,搭建5项安全预警模型,为在渝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建立数字健康档案,实时监测“三电”健康状况。一次系统筛查中,他们发现某品牌某批次车型电池参数异常,及时反馈并督促厂家召回维修1700余台车辆,避免了潜在风险。

依托该系统,重庆建成了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检测站,创新“线上主动数据检测+线下精准项目检测”模式,形成“线上预警—线下检测—维修反馈”闭环,使新能源汽车万车事故率环比下降22.3%。相关经验更支撑形成了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其参与研发的项目荣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