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照进现实:马斯克正式官宣,已将芯片连入大脑
蓝鲸财经
2024-02-03 03:00:00
0

原标题:脑洞照进现实:马斯克正式官宣,已将芯片连入大脑

文|新火种 小岩

编辑|彩云

2024年1月30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的公司Neuralink已经完成了首例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手术,并且目前手术恢复状况良好。这一突破性进展意味着人类距离实现大脑与电脑的直接连接更近了一步。

对于“大脑芯片植入”这一类的字眼,喜欢看科幻大片的小伙伴们应该都不陌生。诸如AI,机器人,脑接口技术等概念会时常出现在科幻电影里,很是炫酷。但如今,如此炫酷的科幻桥段却照进了现实,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我们日常生活里。

的确,如今的科技突飞猛进,好似一脚油门猛踩到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万物皆有可能。

“大脑芯片植入”成最大利好!其公司Neuralink或将迎来盈利期。

事实上,早在2022年,马斯克就在Neuralink的发布会上,展示了一只可以通过意念打字的猴子。这只猴子的大脑中植入了一款微小的脑机接口芯片,上面布满了电极和传感器,可以通过解读猴子的脑电波,将电信号转化为计算机指令,让猴子通过意念选择屏幕上出现的英文字母,完成打字的任务。

到了去年5月,Neuralink获得FDA的许可启动人体临床试验,检验旗下名为N1的无线脑机接口。而N1,也在此次重大突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左右。

N1的外观乍一看有点像小纽扣电池,外面是生物相容性外壳,以适应在人体内的环境。里面则是定制低功耗芯片和电子设备,用来处理神经信号。此外还有小型电池供电,可以进行外部充电。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控制外周设备的能力。

那么,这么小的芯片要怎么植入到人脑呢?这就需要手术机器人R1出场了。R1的重点在于头部和针,头部包含5个摄像系统的光学器件和传感器,以及拥有扫描系统的光学器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针则比人的头发还细,可以抓出,插入和释放线,做到人手无法达到的精度。

当N1植入完成后,里头的芯片就会记录大脑信号,并把信号无线传输到Neuralink的解码运动意图应用程序上。应用程序经过对大脑信号一通解码,就可以让植入者使用蓝牙链接控制其他外部设备,从而实现人脑和机器的交互。

解释完了芯片植入大脑的原理,我们再来看看本次技术背后倚靠的Neuralink公司。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是马斯克与多名科学家一同创办的脑科学公司,主要以马斯克个人资金来维持运营。该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脑机接口,即通过研发一种能够植入大脑的设备,来实现“人脑与机器交互”。

早在2023年6月,Neuralink的估值就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如今,首例芯片植入人体案例圆满成功,这意味着Neuralink公司会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增加手术数量。预计Neuralink将在2024年进行11例手术;2025年进行27例手术;2026年进行79例手术。据Neuralink估计,每次植入手术的费用约为1.05万美元(约合7.63万元人民币),包括检查,零件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和服务。

“脑机接口”早已有之,马斯克能否让“空中楼阁”真正落地?

脑机接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当初的愿景是通过某种工具提取人类大脑产生的中枢神经信号,并经处理后与外部设备连接,实现在不通过物理接触的情况下与外部设备建立直接的联系。

即便用当下的眼光来看待,也会觉得这个概念颇有点“空中楼阁”概念。因为它这是一门涉及到多个科学领域的全新学科,其中包括但绝不限于神经科学,认知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等。

而由马斯克领衔推动的大脑芯片植入技术让脑洞照进现实,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这个所谓的“空中楼阁”似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地基。

马斯克曾表示,Neuralink公司的植入芯片很可能帮助到像霍金那样的瘫痪人士,让他们在使用植入设备后,可以通过意念来移动光标,打字,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或访问社交媒体。

这的确是可行的。就在去年,《自然》杂志发表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案例。他们通过“脑-脊髓接口装置”,让瘫痪患者用意念实现了自然行走。此外,脑机接口也让中风患者用意念说话,其语速甚至接近自然对话速度。如今,《自然》杂志已经脑机接口列为2024年最值得关注的7大技术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技术会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去发展。

但是,如果说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落地,“脑机接口芯片植入”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第一例植入手术刚刚完成,手术固然是成功的,但我们还不能确定植入者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是否正常,是否会因为植入而受到负面影响。而对于此后即将进行的手术,我们也无法判断它的芯片植入成功率是多少,芯片能保持正常运转多长时间。就目前来看,这些都是存疑的。

此外,除了技术上可能出现的挑战,Neuralink和马斯克还不得不面对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和隐患。而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克隆”出现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2022年12月,Neuralink因涉嫌疑似粗鲁进行动物实验,不得不面临美国联邦部门的调查。2023年5月26日,Neuralink官宣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将启动其首次人体临床研究。从官网的实验对象招募条件来看,Neuralink招募的是“四肢健康程度有限的成年人”。未来,随着Neuralink技术的不断普及,这一类“志愿者招募”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问题也将由此而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特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太阳...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阿特斯(68847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太阳能...
苹果上调土耳其区iCloud+... 【CNMO科技新闻】目前订阅iCloud+服务是很多苹果用户的常态,此前得益于土耳其汇率优势,土耳其...
Siri升级受阻,苹果正探索与...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彭博社马克・古尔曼刚刚报道称,苹果近期接触谷歌母公司 Alphabe...
【每周经济观察】“人工智能+”...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从连接赋能到认知赋能的深刻变革。它不仅标...
新美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新美星(30050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重庆明才电力取得电子变压器生产...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明才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
中驰电器取得平面摇杆夹持机构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平面...
蜂巢能源取得极耳防损伤电池壳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极耳防...
云轴科技ZStack入选IDC...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8月),报告分析了当前中...
迎战洪峰!陕西移动榆林神木分公... 阳光讯(记者 李源 通讯员 李娜)近日,受内蒙古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陕西省神木市窟野河水位暴涨,沙...
短时强对流天气2小时精准预报!... 近日,中国电信贵州公司与贵州省气象局联合研发基于视频生成跨域迁移技术的短临气象大模型,成功实现对短时...
云手机免费版哪个好用?掌派云手... 云手机免费版是用户“试错”的首选,但市面上很多产品要么时长短、功能阉割,要么卡顿严重。2025年,掌...
iQOO Z10 Turbo ... 在智能手机市场,高性价比机型总是备受关注,而高配版本往往因其出色的性能与储存配置成为消费者的优选。然...
美的取得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
太尴尬!Xbox科隆直播演示翻... 面对持续进行的裁员与内部调整,Xbox近期遭遇诸多挑战。虽然微软在2025年科隆游戏展上保持了强大的...
灵之裕取得具有除尘功能丝印机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灵之裕印刷材料(重庆)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中微公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微公司(68801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市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中心开... 8月22日上午,市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开展2025年第十期业务技能培训,旨在全面提...
有云数智申请一种异构算力平台负... 金融界2025年8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吉林省有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数... 当下,超高清视频技术已成为全球主流发展趋势,是推动广电视听、网络视听升级的关键力量,纳入国家“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