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杨振宁去世后,49岁妻子翁帆,竟因一个动作实现口碑暴涨
他以前跟爱因斯坦当过同事。
他也是第一个拿诺贝尔奖的华人。
他还被称为20世纪最牛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就是杨振宁老师。
“为世界做贡献,心里却挂念着国家”这句话真是对杨振宁老师一生最好的褒扬。
不过,除了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和妻子翁帆的爱情也让大家刮目相看,打破了很多世俗的看法。
没想到的是,杨振宁去世后,翁帆竟因为一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濡以沫的爱情
1995年,汕头大学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杨振宁和他的头号老婆杜致礼。
那时候23岁的翁帆正是汕头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因为英语不错,被选去当志愿者,专门接待这对夫妻。
当时没谁想到,这次短暂的碰面竟会成为一段传奇爱情的开端。
2003年,杜致礼女士去世,杨振宁感到非常伤心。
这时候,翁帆正打算写杨振宁的学术报告翻译英文稿,心里想着鼓起勇气发个邮件请教一下。
杨振宁很快就回了消息,还邀请她去中文大学见面。
见面后,两人开始聊文学和诗歌,慢慢地,翁帆发现自己被这位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温柔吸引,而杨振宁也为翁帆的年轻和才华所打动。
可能就是命运早就安排好的,杨振宁开始跟翁帆写信了。
和一般的寒暄不一样,他们的信件里满是对文学、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文字的共鸣,让两颗心越来越贴近。
2004年,杨振宁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了。
翁帆顽皮地撒娇说:“哪有求婚不送花的呀?”杨振宁笑着回应:“下次见面我一定补你!”
那年的圣诞节,他们俩在汕头办了个登记结婚,没什么铺张的婚礼,就只有一份真心。
不过一传出这个消息,大家立马就炸开了锅,对他们的做法议论纷纷。
尽管外面对他们的质疑声像潮水一样涌来,两人没怎么解释,反而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回应。
直到2006年,二人在接受台湾报纸的采访时说:“过个三四十年,大家肯定会觉得这是段浪漫的故事,因为我们过得挺好的。”
这话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还真应验了。
这段婚姻不仅让翁帆找到了爱情,还让她在生活的路上找到了新的方向。
翁帆不仅学术上厉害,她写的书和文章也特别受读者欢迎。
翁帆在2010年亚运会的时候也出力了。
她把亚运会的歌《重逢》的英文歌词翻译了过去,这也是为亚运会的圆满举办增添了一份色彩。
虽然这样,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是成了大家闲聊的热点。
其实,这段备受关注的爱情背后,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可是照亮了整个物理学界的。
辉煌的一生
杨振宁的一辈子,不仅有令人唏嘘的婚姻经历,还有为世界付出的无数贡献。
他的学术之路,是从西南联大那间破旧的草房子开始的。
一开始,杨振宁是在学化学的,但听了吴大猷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后,他的人生就完全变了样。
吴先生对物理学的透彻分析,让他真切体会到了这门学科的魅力。
从那时候起,他果断选择了物理学,开始了自己的科学之路。
靠着过人的才华和不懈的坚持,杨振宁很快就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20世纪40年代,他去了美国学习,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搞研究。
1956年,他跟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个理论彻底推翻了物理界一直以来的老观念,搞得大家都震惊不已。
为了证实这个理论,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团队做了实验,最后证明了他们的看法是对的。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块儿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了第一位获得这奖的华人科学家。
就那一瞬间,大家终于瞧见华人在顶尖科学界的实力了,而杨振宁这个名字,也牢牢刻在了物理学的历史上。
后来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听了费米和泰勒的推荐,就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杨振宁终于跟他一直敬仰的爱因斯坦成了同事,还在统计力学方面和爱因斯坦聊过几句,这让杨振宁倍感自豪。
不过这位在科学界呼风唤雨的明星,心里始终挂念着家和国家。
改革开放后,他常常回国,为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忙活。
杨振宁不光帮着建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还招了一大批牛逼的人才,自己亲自给本科生上课,把自己的知识像浇水似的滋润着中国的科研新芽。
虽然杨振宁先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他心里还是有点儿“放不下”的事。
灵魂上的知己
10月18号,杨振宁去世了,他的老朋友王征在那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的。
杨振宁的一生,简直就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的传奇,几乎没有什么遗憾可言。
“他其实还是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二度获得诺奖,将是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获得。
因为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找他要杨-米尔斯理论的材料。
可以说离第二次拿诺奖就差一步了,可最后还是没能成功。
这话一出口,立马就引起了不少轰动。
没想到啊,杨振宁先生已经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竟然还决定要“再创高峰,争取二战诺奖”。
连希望能以中国公民身份获得,这让大家更是觉得佩服。
而与此在杨老逝世的第二天,他的妻子翁帆也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
10月19日,翁帆在《光明日报》撰文,深情缅怀了丈夫。
他走的时候肯定心里美滋滋的。他这一辈子,为了咱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和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翁帆还将杨老在快满九十岁时写出的诗,翻译成中文也展现了出来。
字里行间的真情,感动了很多人。
大家都能感觉到翁帆和杨振宁在灵魂深处是同频共振,特别默契。
他们对爱情的理解早就超越了所有世俗的定义,就像翁帆说的那句“象牙塔里的象牙塔”。
有些人还挺佩服翁帆,觉得她是个聪明又了不起的女人。从她写的文章就能看得出来,心态真是稳得很。
他的文笔和才华也是杠杠的。
甚至有人网友都感叹:“没想到翁帆居然因为这个举动人气这么高!”
其实,翁帆的“口碑直线上升”可不是随便就来的。
这二十多年,她在各种议论中一直淡定自若,从来没拿辩解来回应那些质疑。
而是通过每天的陪伴,理解和支持杨振宁的事业,默默守护着这份爱情。
这份气度和境界,已经能让所有人都敬佩你了。
最好的爱情,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守护和传承,翁帆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翁帆从来不是个依赖他的人,她是杨振宁精神的接班人!
怪不得翁帆会受到网友们的好评呢。
总结
“宁愿简单,也不求花哨,宁愿朴素,也不图繁华。”这是杨振宁的学术态度,也是他的生活态度。
杨振宁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他的精神遗产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
而翁帆,这个曾经被争议围绕的伴侣,最后还是靠自己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她的坚持和真心,让这段传奇爱情找到了最暖心的结局。
提到杨振宁,人们肯定会想起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有个知心人用温暖与坚韧陪着他,守护着他的科学梦和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