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4 09:40:37 作者:姚立伟
2 月 4 日,CBL 数据恢复公司发布了警示公告,表示越来越多的 U 盘和 SD 卡使用了来源不明的劣质 NAND 闪存芯片,这严重威胁到用户的数据安全。
CBL 总经理康拉德海尼克 (Conrad Heinicke) 表示,在他们近期处理故障 U 盘时发现,许多设备内部的内存芯片不仅容量缩水,而且制造商标志也被磨掉,无法辨识来源。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些 U 盘甚至直接将淘汰的 MicroSD 卡焊接在电路板上。
据 CBL 推测,这些劣质闪存芯片很可能是由三星、闪迪等知名厂商生产,并通过降低容量的方式得以“挽救”,最终流入市场。为证明这一说法,CBL 公布了三个 U 盘的照片。其中一个闪存芯片上的制造商标志被涂抹,但仍能辨认出是闪迪的产品;另外两个 U 盘认为则完全没有标识。
CBL 指出,这些劣质 U 盘大多以“赠品”的形式出现,但也有一些是“品牌产品”。目前尚不清楚 CBL 所指的“品牌产品”具体有哪些。如果知名品牌的 U 盘也存在类似问题,将是非常严重的隐患。
除了使用劣质芯片外,QLC 技术的应用也加剧了 U 盤的可靠性问题。闪存芯片由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以存储一定比特的数据。早期闪存芯片采用单层单元技术(SLC),每个单元只能存储1个比特数据;虽然可靠性高,但存储密度较低。为了提高存储密度,厂商不断增加每个单元存储的比特数,但这带来了可靠性下降的负面影响。
CBL 警告称,劣质芯片与 QLC 技术结合将使 U 盤质量更加严峻,“用户不应过分依赖闪存可靠性”。此外,市面上还存在大量虚标容量的 U 盤声称拥有数百 GB 的存储空间,实际容量可能只有 16GB 或更低。这些 U 盤通常也采用类似的手段,将 MicroSD 卡焊接在电路板上。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用户在购买 U 盤和 SD 卡时要选择信誉良好、品质有保障的品牌和商家,并注意核对产品的真伪和性能参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备份重要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恢复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