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iPhone Air正式开售,售价7999元起,作为国内首款采用eSIM技术的手机,其预购开启后5分钟内官网首批即告售罄。然而正式开售后,市场表现与前期热度形成反差,线上线下热度均降温,线下门店和市场有大量现货,甚至出现破发情况。
10月22日中午,广州Apple天环店内虽有不少消费者排队等候,询问iPhone Air展示区域并体验,但相比iPhone 17系列发售当天盛况,iPhone Air热度已降温。据齐鲁晚报报道,iPhone Air发售首日,济南某手机卖场店主表示这两天该机型“无人问津”,因大家担心超薄机身续航问题、对eSIM卡不了解,且遇上双十一线上低价渠道多,遇冷也在意料之中。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上海多家苹果店也发现,与iPhone 17系列发售时“一机难求”不同,iPhone Air门庭冷清,咨询者寥寥。
在二手市场,iPhone Air开售即破发,未像iPhone 17系列开售时那样溢价高。10月24日,某二手交易平台行情数据显示,iPhone Air 256G均价与官方售价相近甚至略低。10月23日凌晨,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供应链已开始缩减出货量和产能,预计到2026年一季度,大多数供应商产能会缩减80%以上,部分零组件2025年底前停产。10月22日晚,财联社报道,苹果正大幅削减iPhone Air生产订单,将更多资源和重心转向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系列。
eSIM是iPhone Air另一受关注特点,该机型通过eSIM激活,不支持实体SIM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可提供eSIM支持,用户需携带身份证件原件和eSIM手机前往线下运营商营业厅办理,部分消费者表示“换卡太麻烦”。eSIM是数字化SIM技术,与SIM卡显著区别是其不可拆卸,预先嵌入电子产品硬件中,其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领域已应用多年,近期中国三大运营商相继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迈入“无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