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智能眼镜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图为观众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体验一款智能眼镜。新华社发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陈小慧
10月下旬,智能眼镜赛道迎来密集上新潮。
10月22日,三星发布了与谷歌、高通共同打造的首款XR头显“Galaxy XR”;10月24日零点,夸克AI眼镜在天猫旗舰店正式开启预售,天猫平台的实时成交竞速榜单显示,截至10月24日15时,便成为“双11”期间智能眼镜行业top1品牌;当晚,雷鸟创新也推出了“雷鸟Air 4系列”智能眼镜。
此前,小米AI眼镜与Meta的Ray-Ban Display也相继发布。各大厂商纷纷发力背后,意味着智能眼镜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AI眼镜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显示技术创新加速
提供更好视觉体验
纵观各企业发布的智能眼镜,在显示技术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如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大尺寸虚拟屏幕等,以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作为全球首个HDR眼镜,“雷鸟Air 4系列”在视觉这一块下了不少功夫。据了解,HDR10是一种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技术,它通过提升画面的亮度范围、色彩深度和色域标准,让图像或视频呈现出更丰富的细节。“雷鸟Air 4系列”搭载Vision 4000画质芯片与Micro-OLED双层显示屏,将峰值亮度提升至1200nits,号称“观影黑科技”。
夸克AI眼镜搭载双旗舰芯片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采用双光机双目显示,显示距离前后上下可调节,并且还为近视人群提供了一体化贴合的配镜方案。
而作为与AI眼镜相比更“笨重”的头显眼镜,三星“Galaxy XR”对沉浸式视觉追求更加显著。三星方面介绍,Galaxy XR采用两块4.3K分辨率的Micro-OLED显示屏,能将任意房间变为私人影院。
除了显示技术,各家厂商也注重AI服务能力,搭载AI大模型。比如,夸克AI眼镜基于阿里最新Qwen闭源模型打造;而Galaxy XR搭载Gemini大模型。
“AI技术的加持,定义了AI眼镜的核心价值。”蚂蚁集团大安全CTO陈亮在此前举办的外滩大会上发言表示。
据各行业机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及中国AI眼镜市场增速将超过100%,未来几年,这一强劲增长势头还将持续。
市场分化初步显现
场景定位各有特色
随着技术迭代,AI眼镜也完成了从“单一功能”到“多模态交互”的演进。记者观察到,早期,AI眼镜仅能实现通话、听歌等基础功能;如今,已能支持拍照、实时翻译、大模型交互等复杂场景,智能化体验逐渐优化。
不过,随着各家厂商密集上新,行业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也有不同的捕捉,这导致价格带与应用场景的分层布局初现。比如,雷鸟、小米在价格上主打“性价比”。雷鸟Air 4到手价为1599元,Air 4 Pro到手价1699元。小米AI眼镜为1999元起,占据2000元以下主流价格带。夸克AI眼镜开售后,在“双11”期间优惠低至3329元起,Meta Ray-Ban Display产品定价799美元(人民币约5700元)。而Galaxy XR官方售价定为1799.99美元(约人民币13000元),直接瞄准了苹果Vision Pro的高端市场。
在应用场景上,雷鸟Air 4系列主打观影、游戏娱乐,提供沉浸式视觉体验;Galaxy XR也主要用于沉浸式XR体验,如游戏、虚拟社交、3D视频等。小米眼镜和夸克AI眼镜更侧重日常生活服务场景,比如支持AI识物、随身翻译、安全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夸克AI眼镜深度定制了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支付等功能。这也表明智能眼镜正从单纯的娱乐设备向生活助手、生产力工具等方向发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今年以来,智能眼镜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和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分别为148.7万台、49.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82.3%、116.1%。2025年也被称为“AI眼镜爆发元年”。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10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眼镜密集发布反映了技术、市场与资本的共振效应。一方面,AI算力提升、光波导显示等关键技术突破,降低了产品开发门槛,推动企业加速布局;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解放双手”的移动信息需求激增,实时翻译、导航、健康监测等功能成为刚需,催生市场爆发。
但与此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XR品牌等跨界玩家涌入,通过差异化策略抢占赛道,标志着行业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
在这场“百镜大战”中,各家厂商优势各有不同。在王鹏看来,手机厂商依托生态优势,XR品牌深耕AR技术,互联网厂商整合AI大模型与生态资源,初创厂商则聚焦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