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5年重庆市沙坪坝区秋冬科普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首站活动别开生面,组织了18组由10岁以上青少年及其家长构成的“科学家庭”,深入沙坪坝区国家基本气象站,体验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沉浸式气象科学探秘之旅。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沙坪坝区在全国科普月之后,推动科普教育从阶段性活动向常态化、长效化延伸的关键一步。活动伊始,开营仪式和科学破冰环节迅速拉近了孩子们与科学的距离。
在沙区气象局工作人员赵创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探访了位于重庆智慧气象公园内的防空洞。防空洞内展示了各类历史图片资料。气象科普长廊中,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各类气象设备和模型,深刻理解了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智慧气象”如何赋能日常生活和城市管理。
赵创讲解气象防空洞知识(主办方供图)
活动的核心环节,“科学课题”探究在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展开。沙坪坝区气象台副高级工程师、“巴渝工匠”杯技能竞赛获奖者赵漫,为孩子们进行了现场教学。他指着百叶箱、雨量筒、风向风速仪等设备,用“为什么百叶箱是白色的”“如何‘称’出雨水的重量”等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他还深入剖析了从数据采集到数值预报,再到预报员综合分析判断的天气预报完整生成链条,揭开了天气预报背后的科学面纱。
赵漫工程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主办方供图)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认知,孩子们还走进了沙坪坝区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现场观摩了天气预警信息从分析、确认到多渠道发布的严谨流程。在互动提问环节,针对孩子们关心的“为何重庆被称为‘雾都’”“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后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题,气象专家一一给予了详细解答。
据悉,本次气象探秘活动作为沙坪坝区秋冬科普季的开篇之作,充分体现了该区以多元化、体验式科普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夯实科技强国人才基础的坚定决心。系列活动将持续为青少年打开科学之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来源:沙坪坝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