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定价,刀尖舔血
汽车公社
2024-02-05 21:39:14
0

原标题:电车定价,刀尖舔血

最近,雷军微博中有关小米SU7的内容占比,明显大幅度的提升。

殊不知,刚刚过去的周末,其再次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小米SU7 正在全国范围展开全面路测,我们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小米SU7上市做最后的准备。为了让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车业务上,公司决定,集团总裁卢伟冰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以后小米手机发布会也将由他主讲,第一场就是小米14 Ultra。”

作为旁观者,从中可以读出两层含义。

其一,身为掌舵者,雷军的压力与焦虑,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

其二,随着雷军彻彻底底的all in,小米造车俨然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时刻。这场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豪赌”,输不起,也不能输。

那么,你觉得小米SU7想要身处中国车市站稳脚跟、打响头炮,最为关键的影响要素又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而在我心中,“定价的合适与否,一定是决定小米SU7前景的命脉。”

换言之,卖多少钱真的特别重要。

实际上,从2023年12月28日的发布会开始,以及后续多次的主动释放与接受采访,雷军都竭尽全力的做同一件事情——管理预期。

更确切地说,试图打破外界对于小米SU7所谓“9.99万元也好,14.99万元也罢,还是19.99万元交个朋友,入手年轻人第一辆电动车”的幻想。

潜台词好似:“我们的定价绝不会这么便宜。”

而结合目前市面上流传出的信息,以及小米SU7本身的已知产品力,25-35万元看似是它比较想涉猎的区间。

顺势,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不久后果真如此,其将会迎来一份怎样的反馈?

首先,肯定将会迎来潜在消费者的抱怨连连,因为与他们本身的期待严重不符;其次,碍于切入的细分市场竞争太过激烈,大定订单不及预期;再者,因为小米SU7未能迎来“开门红”,小米造车的压力与挑战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最后,雷军遭到扑面而来的质疑与吐槽……

反正,自始至终坚定的认为,“定价的合适与否,一定是决定小米SU7前景的命脉。”

绝不是危言耸听,“就算你是雷军,就算你的背后拥有足够强大的资源,也需要遵守行业规律,千万不要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美梦中。”

现在的中国车市,电车定价无疑是在“刀尖舔血”。

2023年12月27日发布的极氪007亦是最好的证明,它的出现以及交出全系20.99万元-29.99万元的恐怖答卷,则给了吃瓜群众们评判小米SU7最直接的一个“锚点”。

想要比极氪007卖得更贵,小米SU7必须拿出足够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行。不然,一定会被残酷的终端竞争狠狠教育一番。毕竟,过去365天,我们见证了太多因为定价问题所导致的滑铁卢、惨案甚至悲剧。

于情于理,都不希望小米SU7重蹈覆辙。也恰恰因为如此,接下来的篇幅,更想展开聊聊为何电车定价是在“刀尖舔血”。

几天前,看到一张针对“2023年购买新能源车最关注要素”的调查表。

没有任何意外“定价”以73%的比重,占据了第一名的位置,排在之后的才是续航里程及经济性、品牌、智能驾驶、内外饰设计、安全性等等。

作为亲历者,我最大的感受则集中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洗礼,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评判标准,已经变得成熟且冷静。”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车市各个细分板块电动化转型的浪潮变得愈发猛烈,慢慢催生出许许多多的好产品,也让大家有了日趋丰富的选择。

定价,便是撬动大家“钱包”那根最粗的导火索。

而站在主机厂的角度,身处内卷的大环境中,推出一款新能源车想要成为“爆款”,必须拿出一份惊艳的定价。如果无法做到,很多人连看都不会看。可定价太低,又会让自身陷入到内耗的无底洞中,赔钱卖车也不是长久之计。

左右为难之下,像极了“刀尖舔血”。至于怎样权衡利与弊,找到一种能够兼顾的方式,好像谁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而这背后还反映出的,本质上更是“新能源车定价体系”的崩塌。

传统燃油车时代,从A级到D级,从轿车到SUV,基本上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区间,你是什么样的尺寸,什么样的产品,就理应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但眼下,当规则被推翻,当赛道被重塑,当电动化带来技术平权,当合资品牌的护城河被逐渐填平,大家全都如泥潭般搅在一起,打的不可开交。

管你什么A级还是D级,管你什么轿车还是SUV,只要定价够狠,就有可能分得一口诱人的“蛋糕”。好多操作,放在曾经的中国车市根本无法想象。

不可否认,我们迎来了一个群雄乱战的时代。而正在进行中的2024年,类似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电车定价没有底线。

写到这里,文章临近尾声,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新能源车何时才能衍生出一个健康的定价体系?群雄乱战的中国车市何时才能趋于平稳发展?”

此刻,相信没有谁有胆量敢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所有身处其中的参与者都自身难保,唯一能做的就是:“熬吧,熬到弱者都被淘汰的那天。”

届时,剩余的“蛋糕”便会论资排辈的被划分,一切回归理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苹果终于在iPhone 17上... 今天凌晨,苹果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AirPods Pro 3、Apple Watc...
华大集团发布矩阵式创新成果 从... 9月9日,因人类基因组计划而生的华大集团迎来26周年。今年亦恰逢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25周年,华大...
王腾被小米辞退事件全梳理:雷军... 来源:鞭牛士 9月9日早间消息,微博热搜上,苹果17还没来炸场,小米先来了。 不过小米不是新机,是“...
哈尔滨空天智算信息科技公司落地... 近日,一家名为哈尔滨空天智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企业正式落地。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达1....
南泥湾机场大桥成功实现毫米级对... 9月9日凌晨,随着重达2.5万吨的T型刚构桥体在67米高空完成77.49度精准旋转,延安东绕城高速公...
OpenAI联合博通造芯,科技... 据可靠消息,OpenAI正携手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计划在明年推出自主研发的AI芯片,此举旨在打破对英...
科技昨夜今晨0910:苹果 2... “科技昨夜今晨”时间,大家好,现在是 2025 年 9 月 10 日星期三,今天的重要科技资讯有: ...
阿里巴巴与荣耀深化战略合作 首...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 温婷)9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荣耀宣布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合作覆盖A...
AI助力降低门槛 3D打印机成... 不需要懂建模,在家里也能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手机壳、收纳盒等实用的小部件,甚至是最新款“潮玩”——3D...
卓兆点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点...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卓兆点胶(873726)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点胶...
苹果iPhone 17系列快充... IT之家 9 月 10 日消息,苹果虽然没有明确公布 iPhone 17 系列具体充电功率,但 iP...
AI+制造路线图将出台 工信部...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
一文读懂苹果发布会:史上最贵i...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张雅婷 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发布会如约而至。 在这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发布会...
小红书娱播:高分成引公会入局,... 9月1日,在经历五个多月的内部测试与筹备后,小红书正式向娱乐直播公会全面开放入驻。这一动作标志着以“...
我国已成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 来源:东北新闻网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企业数量超5000家,2025年人工智...
机器人把美食送到登机口 旅客正在取“小黄蜂”机器人送到登机口的外卖。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王新根 杜婷) 9月9...
全球超300家顶尖企业携“硬科...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倩 通讯员/机场宣)9月8日,以“创新枢纽 全球机遇”为主题的2025国际机场...
记者手记|“智慧伙伴”集体“上... 新华社柏林9月9日电 记者手记|“智慧伙伴”集体“上岗”国际电子展 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 张毅荣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覆盖四十一... 本报北京9月7日讯(记者李芃达)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6日在沈阳开幕。会议...
两部门出台意见提速推进“AI+...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昨天(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