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通信体验 天翼智铃开启个性化创作新时代
创始人
2025-10-31 19:21:29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陈锦锋)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话前的等待——那几秒钟的空白,曾被单调的提示音或千篇一律的彩铃填满。然而,随着AI技术的深度渗透,这一细微却高频的通信场景,正悄然发生一场静默的革命。

10月29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智铃,标志着传统彩铃服务迈入AI智能体驱动的全新阶段。这款产品以星辰大模型为技术基座,通过星小辰智能体实现全流程智能创作,将通话等待场景从“被动展示”升级为“主动创造”。用户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与AI交互,生成个性化视频彩铃并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对企业而言,天翼智铃提供低门槛的商务视频彩铃制作工具,覆盖14大行业模板,助力品牌传播与活动推广。

从“听到”到“表达”,通话等待的智能转身

传统彩铃的本质是“内容消费”。用户在选择铃声时,往往是在平台预设的曲库中被动挑选,表达方式单一,个性难以真正彰显。而天翼智铃的推出,标志着通话等待从“内容展示”迈入“个性创造”的新阶段。

其核心突破在于,将AI智能体“星小辰”置于创作流程的中心。用户不再需要繁琐地搜索、试听、设置,而是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语音甚至图片,与AI展开对话。无论是想制作一段夏日海风的视频彩铃,还是生成一段带有自定义歌词的个性音乐,只需输入想法,AI便能理解意图并生成对应内容。

这种交互方式的变革,本质上是对“表达权”的回归。它让通信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成为双向的情感互动。当我们拨通电话,等待的不再是一段随机音乐,而是对方亲手创作或为对方量身定制的视听内容。通话前的短暂间隔,由此成为展示个性、传递心意的窗口。

创作的民主化,每个人都是“制作大师”

AIGC技术的普及,常常伴随着“技术门槛”的争议。然而,天翼智铃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一个理念:AI不应是极客的玩具,而应是大众的创作伴侣。

在“自由创作”与“模板复用”之间,天翼智铃找到了平衡点。对于追求个性化的“AI玩家”,它提供文生音乐、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深度创作功能,满足其探索欲与掌控感;而对于更广泛的“AI小白”群体,它则准备了丰富的行业模板与“做同款”功能,让用户在几次点击内即可生成专业级别的宣传视频或趣味彩铃。

这种分层策略,实质上实现了“创作的民主化”。无论是企业主需要快速制作品牌宣传视频,还是普通用户想在朋友生日时送上一段专属彩铃,天翼智铃都让他们摆脱了对专业软件与技术能力的依赖。创意不再被技能束缚,表达不再被工具限制,这正是AI技术最温暖的一面。

场景融合

从个人娱乐到商业传播的无缝切换

天翼智铃的另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其跨场景的内容适配能力。它既服务于个人用户的娱乐需求,也赋能企业客户的品牌传播,实现了从C端到B端的无缝覆盖。

在个人场景中,用户可以将生成的视频彩铃同步至社交平台,使通话等待与社交分享形成闭环;而在企业场景中,天翼智铃则成为轻量级、高效率的宣传工具。通过“政企5G视频彩铃”小程序,企业可以快速制作带有品牌标识、产品信息或活动内容的视频,并将其设置为员工通话彩铃,实现“每一次通话都是一次曝光”。

更值得关注的是,天翼智铃在技术底层实现了多渠道的统一体验。用户无论在APP、小程序还是H5页面中创作,内容均实时同步至云端。这种“一次创作,多端分发”的机制,正是未来内容生态的雏形:通信、社交、营销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而AI成为连接这一切的枢纽。

天翼智铃的发布,看似只是一款产品的升级,实则揭示了一个更大的趋势:AI正从“功能增强”走向“场景重塑”。它不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而是成为我们表达自我、连接他人、甚至构建身份的重要媒介。在未来,随着音乐交互、MV生成、视频编辑等功能的陆续上线,天翼智铃或许将成为每个人手中的“创意工作室”,而通话前的等待时光,也将从“空白片段”进化为“表达时刻”。这场由AI引领的通信变革,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慧建设年|冰城公安:科技驱动... 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紧扣科技兴警战略部署,以“智慧建设年”为抓手,在社会监控联网整合、移动警务效...
微众银行AI学术研究再添新成果... 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 EMNLP 2025(Empirical Methods i...
【特稿】SpaceX提交“精简... SpaceX提交“精简版”登月计划 王逸君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30日表示,已向美国...
今天,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
“长安链”深度开源芯片核心技术 10月29日,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消息,在持续无保留开放软件代码的基础上,我国自主领先的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