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割版”跟原版卖一样的钱?英伟达想得倒美,可惜中国不吃这一套。
去年10月,美国拜登政府宣布针对中国实施新一轮禁令,特别是针对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这三个领域。当时,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还直接点名科技巨头英伟达,要求后者不得将“最复杂、处理能力最高”的AI芯片卖给中国,理由是“不能让中方获得训练AI的先进模型”。
上有上策,下有对策,英伟达决定推出一款特殊版本的AI芯片——“阉割版”,意图规避美国的出口限制,继续向中国出售半导体产品。
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英伟达抱怨,中国买家对英伟达AI芯片并不热情。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2个:其一,英伟达为了符合监管要求,研发的阉割版AI芯片在性能上有所降低,但售价并未相应调整,这是明显的不合算;其二,安全问题,谁都无法保证美国政府是不是会继续出招,直到彻底断了英伟达芯片对华出口的路。
2023年年底,英伟达推出了一款全新显卡RTX4090 D。该显卡标价为12999元起,英伟达称是为了纪念中国龙年。然而实,英伟达为了符合美国商务部要求,削弱了GPU芯片的性能。性能削弱,售价却不变,任谁都不可能做这笔赔本的买卖。
如今,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字节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也在逐渐调整其供应链,把一些先进半导体订单转移到华为等本土企业,并更多地依赖于内部开发的芯片,减少对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业内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谁买英伟达的产品,谁就低人一等!
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迫的。美国持续的技术封锁政策包括不允许对华出口某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芯片和半导体设备,足以动摇中国公司对美国供应商的信任。从长期来看,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尽快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才是正道。
对于英伟达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黄仁勋也是有想过的。早在拜登政府出台半导体禁令之初,黄仁勋就警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市场,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会适得其反,推动中国企业加速自主研发进程。黄仁勋预见到,这不仅会损害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长远来看也可能威胁到全美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确实,在短短几年内,中国本土企业在AI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目前还未完全赶上国际顶尖水平,但增长速度超乎许多人预期。黄仁勋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
此前媒体报道称,2024年中国买家对英伟达芯片的采购量将远低于预期,这或将影响英伟达高达5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订单。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对于英伟达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也为其他半导体企业敲响了警钟。
即便如此,拜登政府依然执着于对中国的科技霸凌。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监管机构已承诺将定期审查芯片出口管制,并可能进一步收紧性能限制。所以未来英伟达能否持续、稳定地向中国买家供货,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这一消息,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美方此举不但有损全球产供链稳定,还会毒化国际合作环境,并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确实,全球化时代下,各国经济与技术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任何一国的单边制裁都可能对自身带来反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创新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过度依赖进口芯片的风险正在显露,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领域。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谁掌握了芯片的制高点,谁就能把握住主动权。
同时,面对美国等国的科技封锁,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只有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芯片产业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的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全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