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月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以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省份为引领,山东将持续推动现有大模型深耕细作,再培育100个左右行业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文建在发布会上介绍,山东在接续实施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一手抓技术供给、一手抓赋能应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确保我省人工智能应用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省级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资金,其中今年新增2亿元,全面优化模型券、语料券等奖补政策,对入选大模型项目、行业语料库重点项目,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150万元奖补支持,加快工业语料资源汇聚整合,推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落地应用。同时,设立20亿元总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智能产业化、产业智能化齐头并进、加力提速。
目前,全省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占全国9%左右。今年1—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3%,珞石机器人加速“机器人+AI”落地,发布轮式双臂、关节臂系列新产品,优宝特人形机器人在动态平衡、极端环境适应等关键技术上取得全球领先优势。
以化工、钢铁、高端装备等13个领域为重点,山东持续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培育优秀行业大模型30个、重点行业语料库20个,打造105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推动浪潮海若、卡奥斯天智等148个行业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6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被列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政策支持范围,软控股份牵头的“面向橡胶轮胎领域的智能精益管控解决方案”等一批优秀项目成功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工业企业生产智能化产品和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比例分别达18%、17.1%,均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