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直播回乡游记:“再充最后一次电,我就能到家了”
和讯网
2024-02-08 11:17:31
0

原标题:网友直播回乡游记:“再充最后一次电,我就能到家了”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兄弟们,这是我直播的第42个小时,再充最后一次电,我终于快到家了!”

这两天,抖音上不少网友在直播回乡游记。

一场大雪,记录了他们在高速路上的所见所闻,同样也展现出了他们的焦虑。

不少电动车车主在社交网络上表示,遭遇了天冷掉电快和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的问题,极端天气下的续航焦虑再次凸显。更是有车主表示,行程中充了十次电,行程时间也翻了倍。

另外,充电贵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有车主反馈在高速上的充电成本已经比油车加油还要高。

摩托车大军消失,自驾成主流

在201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讲述摩托车大军返乡的公益短片,让这个群体开始广受关注。

根据短片主人公的讲述,选择骑摩托车回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二是如果坐大巴回家,春运期间票价比较贵。相比之下,骑摩托车虽然辛苦,但花费成本更低。

数据显示,2013年春运运送旅客总量超34亿人次。其中道路旅客运输31亿人次,占据绝对主流,坐大巴、骑摩托车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铁路发送旅客约2.4亿人次,占比还不高。

此后,摩托车大军返乡成为春运的标志性事件。多地相关部门、企业等也联合开展公益活动,为沿途的摩托车大军提供食物、休息等服务。

而十余年过去,春运返乡的交通形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前不久国新办召开的2024年春运形势发布会上,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根据预测,40天内大概有90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等;与此同时,春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传统营业性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客运出行人次预计18亿人次,其余80%都将是自驾车出行,因此自驾车出行将创历史新高。

以此计算,今年春运选择自驾出行的总规模将达到72亿人次,自驾已经成为人们返乡的主要方式。

春运中的摩托车大军确实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广东省交通部门公布的2022年数据显示,随着全国路网、高铁等不断完善和发展,经广东肇庆过境往返广西、贵州等地的返乡摩托大军,自2013年春运达峰值约110万辆次后,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

广西梧州交通部门2022年发布的数据更是显示,2014年春运摩托车大军最多时有25万辆,2019年下降到5万辆,到2021年春运只有5000辆。

电动车渡劫:难逃续航焦虑

不过,自驾出行也有新的烦恼。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这也就意味着,在自驾出行中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主。这其中尤其是电动车车主,将在长途出行中遇到续航焦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运返乡人群还要面临着复杂的天气情况。1月29日,中央气象台就发布预报称,1月31日至2月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雨雪冰冻天气。10省份出现暴雪或大暴雪,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湖北等地的日降水量或累计降雪量具有极端性,河南、湖北、安徽、湖南、贵州5省出现冻雨。

极端天气,更加加剧了电动车车主们返乡的焦虑。

王雪(化名)在2023年刚刚把家里的油车换成了电车,购买的是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今年春节也是第一次要开电车回老家过春节。看到目前的天气情况,她已经开始了焦虑。“最担心服务区充电桩排队和天冷掉电问题。很慌,很担心,但是也没办法。祈祷千万别抛锚在路上了。”

首先是续航焦虑。她此次要从杭州开往山西,总行程在1400公里左右,但自己的Model Y日常续航在420公里左右。“估计200公里就得充一次电了,避免在高速上没电。”这意味着她这次行程要充六七次电。

这次,她有些后悔没买长续航版本。她向新浪科技说,买车的时候觉得标配版续航就够了,真正需要走长途的时候才发现,长续航是真的香。“真的应该买长续航版,因为不知道哪天就会走长途。”

另外,天气也是大问题。最近,杭州也已经开始下雪,她一方面打算出发前买一套防滑链放后备箱,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她在食物之外还专门准备了保暖衣服、被子,“万一没地方充电没法开空调,还能保暖一下,做好最坏的打算。”

最近几天,也有不少电动车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返乡的经历。

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开电动车提前从广东回河南过年,本以为路上一点都不堵车,并且也没有太多电车抢充电桩。没想到被服务区“打脸”,没堵在路上却堵在了充电站,基本上每个服务区就四个充电枪,排队1小时,充电1小时。如果开油车12小时到家,而电车要24小时才能到。

另一位网友分享道,她从浙江到江西,全程2000公里。电动车续航本来是480公里,但上了高速大大打折,开200公里就需要充电一次,充电10次才到家,最终全程花费了45个小时。“买电车的我,后悔了。”

还有网友表示,开电车回家过年,因为暴雪堵在了高速上,还有20%的电,也不敢开空调,后悔买电车了。

充电越来越贵,还是油车香?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2024年的春运首周,也就是1月26日至2月1日,高速服务区里的充电桩的使用次数和充电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和82%。

根据国家电网的预测,节前返乡的充电高峰主要是集中在腊月廿七至腊月廿九,也就是2月6日至2月8日。而过年后的返程充电高峰主要是集中在正月初七、初八,也就是2月16日和17日两天。

从中也可以看到,此次春运中自驾电动车的车主大幅增加,相关机构和部门也在加大充电桩的布局以缓解续航焦虑。

不过,充电贵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近日,一位网友发布了一则视频,称在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充电,遭遇了充电桩收费高的问题。充电1小时一共花了99元,其中电费58元,服务费41元,他认为服务费太贵了。

更是有网友表示,在湖南高速服务区充电,竟然遇到了2块多钱一度电。“这充电比加油还贵吧?早知道开有车回来了。”他吐槽道。

实际上,充电涨价在此次春运前就曾成为热门话题。去年就有很多车主发现,多地的公共充电桩费用开始上调,服务费成为原因之一。

此前有充电桩运营企业曾向新浪科技表示,充电服务费上涨背后,是去除各类成本后,大部分充电桩运营商根本不赚钱,所以顶不住就得涨价。还有行业人士认为,未来电车的出行成本可能要与油车逐渐齐平。

而对于电车和油车的争论,王雪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电车即使考虑省钱也省不了太多,选油车还是电车,还是要看使用场景。“如果基本上很少走长途,选电车油车都没问题,看个人喜好。如果比较频繁走长途,现阶段肯定油车方便。”她说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普进校园 以华罗庚“双法”启... 日前,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及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普进校园”活...
视频生成模型大幅降价,百度为何...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界面新闻) 百度旗下的视频生成模型蒸汽机完成了一次大幅度升级,这距离该模型上...
华能水电等“一种生态修复用种植...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申请的“...
草原智慧与京师创新共建多元医学...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京蒙协作 助力健康北疆——多元医学数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白皮书: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23日,农民日报社与大疆农业在北京联合举办《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
华为巴黎9月19日发布新品,含... 2025-08-23 11:20:27 作者:狼叫兽 华为日前宣布,将于9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一...
苹果起诉前Apple Watc...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昨日(8 月 22 日)发布博文...
一体化算网建设再提速,七城算力... 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举行“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
苹果手游虚拟化:请推荐个云手机... 作为一名资深手游玩家,我深知手游虚拟化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云手机逐渐成为了游戏玩家的新宠。今天...
梦想无限,未来可期!“星河杯”... 我们仰望星空 不仅为了追寻宇宙的奥秘 更为点燃心中的梦想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 航天器作为我们迈...
超500家企业将齐聚第七届新博...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本报22日讯(记者孙铭阳)2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
政策加码城市更新 “旧空间”酿... 政策加码城市更新“旧空间”酿出“新价值” 经济日报:人工智能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 “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
ACOEM对中仪维修 这是(1361108098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仪维修作为工业自动化和仪器设备维护的重...
邦泽创科公布“一种多模式自适应...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邦泽创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多模式自适应过胶机”专利公布。 摘要...
上海建工公布“一种液压驱动双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液压驱动双侧开合式泵管”专利公布。 摘要...
vivo发布全球最轻MR头显,... DoNews8月23日消息,8月21日,vivo Vision发布会暨影像盛典于广东东莞隆重举行。值...
25项黑科技护航出行 郑州聚智... 行业代表共同发起智能安全出行倡议。人民网 程明辉摄 人民网郑州8月23日电 (程明辉)8月21日,“...
固位力测量 固位力测量是什么?它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性?固位力通常指的是一个物体在某种条件下保持固定位置所...
2025广州国际低空经济贸易博... 低空经济作为融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经济转型的核心...
龙岗区加速“鸿蒙化” 【深圳商报讯】(记者 刘宇峰)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举办鸿蒙生态建设交流会。龙岗区科创局、区工业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