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编辑|杨锦
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史诗级豪赌——押注“芯片”。
在刚落幕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议案获批引全场欢呼,这份天价薪酬的背后,正是马斯克勾勒的科技发展蓝图。
只是这一次,马斯克不再局限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的常规话题,而是将自研芯片的野心放在压轴环节展开阐述,试图重新定义芯片产业的游戏规则。
马斯克透露,公司自研的AI5芯片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预计2026年小规模试产),其性能与英伟达Blackwell相当,功耗仅是其1/3,成本不足10%。而下一代AI6芯片已在规划中,预计在AI5投产一年后直接实现性能翻倍。
为解决全球芯片产能瓶颈,特斯拉还透露考虑自建名为“Terafab”的巨型晶圆厂,月产目标最高达100万片,旨在摆脱外部依赖,实现自给自足。
背水一战
在全自动驾驶(FSD)与机器人赛道的全球化竞逐中,算力主权的争夺对特斯拉来说更像是“背水一战”。
全球 AI 军备竞赛下,核心算力市场几乎被英伟达垄断。而特斯拉每年投入数十亿至上百亿美元用于AI训练,对单一供应商的深度依赖暗藏巨大风险。
回溯合作渊源,2016年特斯拉为适配基于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早期FSD需求,选择英伟达作为核心算力平台,依托其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处理摄像头数据。
但随着特斯拉自动驾驶算法从 “模块化” 升级为 “端到端神经网络”,对算力定制化需求大幅提升;叠加AI热潮引发的英伟达芯片供不应求、交付延迟。三重难题愈发凸显:供应链稳定性不足、研发成本高企、技术路线受限于人(英伟达通用芯片结构难以匹配定制化需求)。
马斯克曾多次表露危机感,直言 “英伟达GPU比毒品还难买,算力跟不上研发就无从谈起。”
面对算力依赖引发的多重困境,特斯拉于 2019 年启动算力战略破局,投入巨额资金从零起步搭建专属芯片设计团队,并逐步联合三星、台积电两大头部代工厂,加速自研芯片的落地推进。
在代工分工上,特斯拉采用 “差异化适配” 策略: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用于高性能版本,三星的成熟工艺用于通用计算场景,以此满足不同产品线需求。
从产品落地进程来看,自研芯片已形成清晰的迭代梯队:HW3.0(2019年量产)与AI4(2023年量产)由三星代工,HW4.0芯片(2024年量产)及AI5芯片(预计2026年试产)由台积电代工。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算力供应链布局仍在拓展。马斯克证实他已与英特尔就可能的合作进行过洽谈,但尚未签署任何协议。
更大的野心
对掌控权有极致追求的马斯克,显然不愿将芯片供应的命脉全交给代工厂。
他预计,即便把供应商的产能用足,未来仍可能供不应求。自建工厂好像成了一条非走不可的路。
11月7日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正式抛出 "Terafab" 计划 —— 计划在北美建造超级晶圆厂,目标月产能高达100万片晶圆,接近台积电2024年全球总产能的七成。这一决策背后,是特斯拉对芯片供应自主权的迫切诉求。
台积电将月产3万-10万片晶圆的工厂称为“Megafab”,超过10万片则称为“Gigafab”。 特斯拉的野心,相当于要用一座工厂对抗台积电半个帝国的产能。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指出,地缘政治风险是马斯克的核心考量。他多次公开表达对全球半导体产能过度集中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忧虑。即便到了2030年,台积电在美国的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产能仍十分有限,尤其是封装领域,预计最多也仅占全球的约10%。
郭明錤认为,马斯克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才会提到:“接下来还必须解决存储与封装的问题,唯一选择就是建造一座超大型芯片制造厂。”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与特斯拉的AI生态布局深度绑定。目前特斯拉已完成AI5芯片设计评审,计划 2026 年由台积电代工投产,而后续的 AI6 芯片将作为 "统一心脏",适配 Robotaxi、Optimus 人形机器人等核心产品,未来甚至可能挑战英伟达的市场地位。
黄仁勋泼冷水:芯片制造不是有钱就行
然而,半导体制造的复杂度远超汽车生产,可谓挑战重重。
芯片制造厂被公认为全球最复杂、资本最密集的设施之一。麦肯锡报告显示,先进制程芯片制造需涉及上百层掩膜工艺,5纳米以下制程的技术难度较传统工艺呈指数级提升。要掌握先进芯片制造,所需投入资金与技术远超外界想象。
以台积电投资1650亿美元建设的亚利桑那州Fab 21综合体为例,未来也只能达到Gigafab水平(月产能超10万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泼来冷水:“打造先进芯片厂不仅是花钱建厂,更涉及极端复杂的工程与科学问题,特斯拉要达到台积电的水平几乎不可能。”
天策波投资测策略研究中心投研总监陈冬连对搜狐科技表示,“芯片设计特斯拉可以做到,但加工不是简单的事。若自建制造与封装生产线,成本就太高了。不排除有放消息炒股价的可能。”
即便技术与成本问题得到解决,合规门槛仍不可忽视。陈冬连补充道,“芯片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星链卫星等产品时,需通过所在国家的严格审核备案,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再耗时数年。”
从今年全球第一季度市场份额数据来看,目前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呈现台积电一家独大的格局,其占据 67.6% 的市场份额,三星为7.7%位列第二,随后是中芯国际6.0%。
倘若 Terafab 计划最终落地,特斯拉将跻身全球少数掌握芯片设计、制造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的企业。业内预测,这将彻底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特斯拉不仅会巩固在汽车行业的优势,还将直接与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展开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