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矿区,打个电话得翻山越岭走一个多小时,现在掏出手机就能和家人视频,矿上的生产调度也能实时对接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夏造镇柏岩村阳西田矿区工人老王指着满格的信号,难掩心中的喜悦。近日,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吉安分公司(以下简称“吉安移动”)新建的2个4G基站、1个5G基站正式投用,这个被群山环抱的矿区彻底告别通信“盲区”,而这只是吉安移动深耕万安数字建设、赋能民生与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深山矿区的通信突破,到万安水电站5G智慧工厂的科技升级,再到“两山”生态资源智慧管理平台的价值转化,吉安移动正以数字技术为笔,在万安大地上书写着“通信为民、科技兴县”的精彩答卷。
深山架“桥”:攻坚矿区通信“硬骨头”
阳西田矿区位于万安县夏造镇柏岩村,四面环山的地形形成了天然的通信“屏障”。尽管周边分布着万安夏造下马石、万安夏造柏岩、万安弹前创业组直放站、万安弹前新桥里龙山等多个基站,但厚重的山体阻挡了信号穿透,导致矿区及周边6户村民长期处于4G、5G信号弱覆盖甚至无覆盖状态。对于正在推进的矿业项目而言,通信不畅不仅让数百名工人与外界联络困难,更制约着生产调度、安全监管等关键环节,成为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的“堵点”。
2024年5月,吉安移动在网络优化排查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其列为重点攻坚项目。网络建设团队深入现场测试分析,确认周边基站无天线调优空间,唯有“从零新建”基站。面对矿区无施工道路、设备运输难、地形地质复杂等多重挑战,团队制定“边修路、边建设”方案,投入超100人次,顶着酷暑严寒开辟施工通道,人力搬运设备、铺设光缆。2024年7月,首个4G基站应急投用;2025年春节后,5G基站顺利建成调试。如今,满格信号不仅让村民和矿工告别“通信靠跑”,更为矿业项目提供了稳定网络支撑,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彰显了电信普遍服务的民生温度。
电站焕“智”:5G重构水电运营新生态
如果说矿区通信建设是“补短板”,那么万安水电站的5G智慧升级则是“锻长板”。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站,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中游,距赣州市90公里,于1958年动工,1990年正式投产,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是江西电力南北交换枢纽。这座拥有1104米长、68米高大坝,总库容22.16亿立方米,号称“亚洲第一高闸”的水电站,在2025年完成了5G工厂建设,实现了从传统水电厂到智慧标杆的跨越。
吉安移动为水电站打造的5G专网实现了大坝、厂房、调度楼全域覆盖,凭借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解决了传统网络痛点。依托5G+物联网,部署的高精度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采集机组声音、温度、水库水位等数据,实现设备与环境的全面感知;企业级电力运检平台通过AI算法,实现设备故障智能识别与预警,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在业务场景中,5G+巡检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高风险区域巡检,声纹诊断技术提升故障响应速度,5G+北斗定位实现人员车辆厘米级管控。目前,水电站已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著12项,安全水平、运营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变革。
生态活“数”:平台撬动四十亿绿色资产
万安山岭纵横、田湖交错,逾七千宗生态资源潜在价值超百亿元,但过去资源底账分散于近十个部门,数据不统一、流程繁琐,导致优质资产长期沉淀。2024年,吉安移动万安分公司抓住吉安市“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的政策窗口,凭借优质服务与快速响应,与万安两山公司共建“两山”生态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盘活绿水青山。
平台构建“1个生态云脑+5大业务平台+N个场景应用”架构,覆盖资源全生命周期。生态资源发布平台实现“一宗一码”数字建档与精准招商;数字驾驶舱汇聚18类数据,构建“万安生态一张图”支撑可视化决策;区块链溯源平台为63款特色农产品提供全流程溯源;电商交易平台形成“会员+积分+支付”消费闭环;门户网站与小程序实现“一端发布、多端展示”。项目建设中,省、市、县三级团队10余次驻场调研,提炼58条需求,历经8轮迭代,9人团队仅用60天就完成开发,提前2天上线,系统缺陷率低于0.5%。上线5个月来,平台录入资源6912宗、价值约40亿元,完成交易13宗、金额1231万元,带动ICT收入50万元,资源招商周期缩短70%,审批环节压缩60%,更沉淀5项自主知识产权。预计2025年底线上交易额将突破5000万元,年均碳汇收益约800万元,为县域生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移动方案”。
从深山矿区的“通信桥”,到水电站的“智慧脑”,再到生态资源的“数字链”,吉安移动始终以技术为翼、以民生为根、以产业为要,在万安的山水之间书写着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未来,吉安移动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地方发展的融合,为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注入更强劲的数字动能,让“数字万安”的底色更鲜明、活力更充沛。(杨艳红)
下一篇:又一新能源巨头,彻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