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破局政务服务“急难愁盼”
创始人
2025-11-14 08:20:53

罗湖将持续深化AI技术在政务服务、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政务服务更智能,罗湖多个AI+场景应用落地。

第一次办理业务去哪个窗口?申报材料复杂难填怎么办?窗口审核耗时久如何破解?

面对企业在政务服务中的“急难愁盼”,深圳市罗湖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便民利企”为锚点,率先在全市推出全链条式“AI+智能问答”“AI+智能填表”“AI+智能校验”服务模式,构建“前端咨询—中端申报—后端审批”数字化闭环,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少跑路、少填表、少等待”的数字红利。

近来,罗湖全链条AI政务服务交出亮眼答卷:政务服务满意度达99.98%;获得2025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数智领航奖”、2025年深圳市“尖兵杯”工作创新大赛(正风增效组)三等奖。“罗湖经验”正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的可复制、可推广标杆。

撰文:郭悦 曾南希

受访单位供图

破题 精准把脉三大堵点 AI赋能全链条服务

“以前办个业务要跑好几趟,不是材料漏填就是表格不规范,现在一键生成、智能校验,省时又省心!”在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家科技企业的经办人王先生感慨道。

这一转变,源于罗湖区政数局对线下办事三大堵点的精准破解:

一是咨询环节效率低下且解答标准不统一。现场排队咨询耗时久,不同工作人员解答存在差异,导致企业群众不得不多次往返、反复确认;二是申报材料准备繁琐复杂。表单规则不清晰、信息重复填写等问题频发,企业因不熟悉规范常常漏填、错填,返工成本高;三是窗口审核压力大、流程机械低效。人工需逐一比对材料要点,工作人员长期高负荷运转,整体办事体验亟待提升。

为此,罗湖区创新推出全链条“AI+政务服务”模式:“AI+智能问答”依托5.2万余条政务数据构建知识图谱,通过全息数字人、5G机器人实现“秒懂秒回”,统一解答标准;

“AI+智能填表”通过RPA技术自动调取企业信息,实现95%以上字段智能填充,材料准备时间从60分钟压缩至6分钟;

“AI+智能校验”构建“审批要素提取—AI智能研判—窗口二次复核”三重体系,智能生成问题清单和校验二维码,审核时长压缩超60%。

落地 从“数据跑腿”到“服务升温” 改革成效获多方点赞

改革成效如何?企业与窗口工作人员的反馈最具说服力。

“智能填表”让申报从“折返跑”变“一键达”。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只需输入社会信用代码,系统自动关联表单、填充数据,以往需要1小时的材料准备现在6分钟内即可完成。”试运行5个月来,该功能已惠及企业超8000家,自动生成材料超3300份,填报效率提升90%以上。

“智能校验”推动窗口服务从“机械审核”转向“精准帮办”。AI系统自动提取材料要素、生成标准化问题清单,窗口人员通过可视化界面快速定位问题,实现“一次性告知、全量反馈”。审核效率提升后,工作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帮办代办、线上云坐席等个性化服务,实现审核效率与服务温度“双提升”。

罗湖还持续迭代服务能力。针对企业咨询“注销公告时间”等复杂场景,政务团队联合业务部门梳理业务逻辑,引入成功案例对话模板,对AI模型进行优化训练,推动其从“能答”向“答准”升级。

目前,“AI+智能问答”以数字人形态推广至区、街、社三级服务中心,实现政务咨询全区统一;“AI+智能填表”“数字窗口”等服务延伸至街道社区和地王大厦等30个主题楼宇,党员先锋队提供上门辅导,企业足不出楼即可办成事。

拓展 AI生态全面布局 多领域场景深度融合

3月27日,“AI赋能 智启未来——罗湖AI场景应用产业交流会暨‘AI+政务’发布活动”在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活动集中展示了罗湖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场景参观、成果发布、专家点评、意向签约等形式,全面呈现了罗湖AI技术赋能政务服务的实践经验。

深圳市罗湖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副主任韩韬介绍,罗湖已在政务办公、城区治理、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近80个AI应用场景。在城区治理方面,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巡查网络,结合无人机巡查和移动车载巡查,联合云天励飞、旷视科技、锐明像素等企业利用CV类大模型赋能图像识别,实现城市管理事件实时智能发现。目前已完成15台无人机机库部署,通过无人机+AI技术,实现了航线智能规划、高精度地图匹配、事件自动识别等功能。

在智慧教育方面,建成汇聚22个AI教育应用场景的罗湖教育智能体生态;在医疗领域,罗湖区人民医院公众号上线“AI健康”模块,链入“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实现智能导诊、医保智能客服、健康日志和AI慢病管理等服务。

在智算中心建设方面,罗湖将部署DeepSeek、阿里千问等6个预置大模型和训推一体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大模型微调训练、推理以及快速应用能力。此外,罗湖还将推出算力补贴政策,以“算力券”“训力券”等形式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全区将通过汇聚核心行业数据资源,组建专业标注团队与业界专家协同开展语料数据的加工、标注与质检,形成高质量的语料库与知识库,助力医疗影像识别、智能教学等场景应用创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德辉指出:“罗湖的AI+政务实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国家发改委专家曾勇表示:“罗湖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从智能导办到一键填表,从精准校验到基层延伸,罗湖区政数局以党建领航AI创新,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让科技赋能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这一探索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更为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通过政企合作、生态共建,罗湖正在描绘一幅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画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
抓住时机打造绿色科技新优势 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政策,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
连云港高新区:多维发力护航企业... 近日,位于连云港高新区的江苏源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圆壁测量仪,成为全球第...
阿里千问APP公测 与Chat...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本报记者 胡 健 王云娜 可入海下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位于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的深海智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