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挺起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
创始人
2025-11-14 09:20:53

佛山加速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为库卡机器人。

廖明璨 摄

岭南秋深,硕果盈枝,佛山产业建设一线接连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10月23日,东方电气、渝丰科技签约落子,佛山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发展再提速;稍早前,ABM光刻机佛山量产制造项目、云潼科技车规级半导体项目相继落户,佛山半导体产业阵营又添“生力军”。这些突破正是佛山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注脚。

产业向新,发展方能以质取胜。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始终将产业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驱动力,明确提出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智造强市”。

成效几何?数据为证:佛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75%已实施数字化转型;今年前9个月,佛山签约引进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额占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超六成;上半年佛山技改投资完成413.9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超50%,总量保持全省前列。

征程万里,惟有实干。当下,瞄准“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宏伟蓝图,佛山正以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锤炼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奋力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推动智改数转 助力“老树焕新”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的“源火”,在南海1522米深处被成功采集并点燃。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火炬,是由佛山企业万家乐凭借燃烧技术的创新性转化,自主研发制造而成的。

“这既是国家对佛山制造的信任,也是对企业技术沉淀的肯定。”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总裁钟少海表示,当传统家电行业遭遇下行压力时,企业选择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转型,研发推出多款“爆款”产品。截至目前,万家乐产品销售已突破了1亿台,拥有3000多项有效专利申请,连续3年利润创历史新高。

这样的转型故事,正在佛山传统产业阵地上不断上演。

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佛山坐拥装备制造、泛家居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有家就有佛山造”誉满全国。面对全球产业变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佛山清醒意识到,唯有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才能实现从制造业大市迈向制造业强市。

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是佛山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佛山坚持着眼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覆盖水平和技术层次,抓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新一轮工业技改,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

目前,佛山已有超75%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转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6.5%,产品不良率降低8.4%,生产成本降低17.3%,并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试点城市。

用AI“打酱油”,是海天味业数智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在该公司打造的全球首家酱油酿造行业“灯塔工厂”内,“AI电子鼻”可捕捉170多种香气分子,使得员工人效提升47%;在线NIR光谱分析技术,让每滴酱油在管道内就能完成“体检”。

从百年老字号到世界“灯塔工厂”、从传统家电到潮流爆款……佛山,这座以制造闻名的城市,正用科技与匠心,书写“老树发新枝”的精彩故事。

锻造新兴引擎 开辟“第二赛道”

传统产业是基本盘,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则是佛山抢占新赛道的主阵地。

位于佛山顺德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基地里,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不到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

美的库卡中国业务总经理兼人力资源总监陈峰介绍,项目的快速落地投产,离不开佛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构思和布局,未来公司立志实现85%的核心零部件在园区内制造。

以企带链、以链兴群。库卡机器人落地生根,带动了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崛起。目前,佛山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区。

近年来,面对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承压,佛山积极开辟“第二赛道”,将战新产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设立200亿元新动能产业基金,创新“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机制。

如今,佛山战新产业迅速成长,正从“点的突破”迈向“链的协同”。

以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为例,今年佛山共签约34个项目,投资额达230.21亿元。

一方面,佛山与南方电网、上海电气等央国企构建了全面对接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佛山大力建设电力装备产业专业园区,推动顺特电气、坎德拉等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并引入正泰集团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吴江变压器产业项目、通鼎集团华南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产业带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再将目光投向半导体领域,佛山坚持强链兴业、攀高逐新,加快补齐芯片材料与制造环节短板,推进半导体产业加速崛起。

目前,佛山已初步构建起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今年8月,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的省内最大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百亿元。此外,佛山的“氢能版图”也在不断开拓,全市累计引育超170家企业及机构,初步构建起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从机器人到新型电力,从半导体到氢能,战新产业如星火燎原,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活力文旅 强化三产协同

纵观全球城市演进史,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三二一”的结构是普遍规律。除了在“佛山智造”上持续发力,一场以服务业赋能实体经济的深层变革也在悄然推进。

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佛山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承六百余年的佛山秋色,正成为佛山展示文化魅力、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IP。统计显示,刚刚结束的2025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共吸引线下参与人数(次)约60万,全网直播总流量超329.6万,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这两年来,佛山积极做旺节日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夜间经济、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切实把文旅资源转换为发展新优势。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75.97万人次,同比增长7.46%。

文旅兴,则三产活。这背后是佛山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强化三产协同的战略布局。今年,佛山启动工业文化旅游季,推出5条精品线路,培育8类工业旅游资源,打造仙湖氢能中心、百威(佛山)啤酒工业旅游体验园等19个特色点位,串联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南风古灶等工业遗产节点,同时擦亮“工业”和“文旅”两张名片。以佛山“西甲”为例,依托三水区“千亿水都”产业优势,推行“体育+食品饮料消费”模式,今年开赛带动周边商圈夜市消费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51.5%,入选全省2025年七大“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此,佛山持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企业投融资服务,促进资本市场赋能企业升级。截至今年6月末,佛山本外币贷款余额22418亿元,同比增长7.87%;本外币存款余额29536.85亿元,同比增长5.45%,制造业贷款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制造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物流业支撑。这两年来,佛山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相继推动盐田国际内陆港(官窑)揭牌,佛山官窑—深圳盐田港海铁联运班列发车,佛山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用,以此助力物流服务降本增效。

产业浪潮奔涌向前,佛山正以“三箭齐发”的战略路径,锻造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撰文:王芃琹 肖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印... 前言 印度近年来的野心可谓不小,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印度总理莫迪曾公开宣称,印度计划在2030年成...
光莆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光莆股份(30063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文娱新论 | 艺术并非奢侈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余杭美术馆,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展厅里,策展组正在为五条楼梯...
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国际青年科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6日电 (段金利 叶牧)2025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国际青年科...
频率猛增23%:RTX 505... IT之家 11 月 16 日消息,科技媒体 Tom’s Hardware 昨日(11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