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物流平台占据全疆九成市场,到AI智能机器人精准复刻书法大师笔韵;从36个创新平台筑牢根基,到86家高新技术企业梯次成长——今年以来,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企业创新为点、园区赋能为面”,将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11月10日,走进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只见“驼运宝”数字物流智慧平台上的运单信息正实时跳动、高效流转。“过去驾驶员为一张运单来回奔波,如今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即可全程在线完成。”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段希燕介绍。
这个2019年上线的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打通“货源—调度—结算”全链条,如今已聚集21万辆注册车辆、21万名司机,服务4000家客户,年货运量达5800万吨、交易额近230亿元。“数字化让调度、管理、结算全流程智能化,提升重执效率,实现多方降本增效,这是我们领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段希燕说,凭借126项技术专利,企业不仅获评国家5A级物流企业,更牢牢占据全疆网络货运市场90%以上的份额。
数字技术在高端制造赛道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新疆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智能机器人,既能在车间完成柔性焊接、打磨、切割等生产作业,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又能通过AI智能教导仪99%精准复刻书法大师笔锋神韵,实现高端艺术品复现、数字书法推广、科普教育展示、书法教学、个性化文创产品定制等。“我们已从创立之初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进阶为国内首创的无代码AI操控技术开拓者。凭借12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已成为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隐形领军者。”新疆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霞介绍。
企业的飞速成长,离不开园区的“培土施肥”。昌吉国家高新区一方面引育高能级平台,如山东大学新疆研究院落地填补空白,推动12家自治区“两区”企业实验室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壮大创新主体,形成“平台支撑、企业领跑”的良好生态。今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达32家,年底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望达到86家。
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园区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拟投入5000万元,从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科研平台建设、创业载体培育、科技人才引育六个方面发力。”昌吉国家高新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朱丽敏表示,这套政策“组合拳”将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应用—经济收益”的转化通道,让科创引擎转得更快、更稳,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杨雍 刘茜 宋华敏)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