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挥舞“巨臂”轻松举起千公斤重物,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精准完成螺丝锁付、巡检搬运……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行,届时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将集中亮相,展示最新成果。作为东道主,南京已形成机器人产业从整机、关键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大会前夕,记者走访埃斯顿、天创机器人、南京工艺装备等多家产业链企业,探寻南京机器人产业向“质”攀升的发展路径。
国产机器人领跑者 重载领域突破者
在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与展示厅内,一台台机器人正以硬核技术展现“南京智造”的实力。“我们已拥有3至1200公斤负载的90多款机器人产品,今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达10.5%,连续两个季度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第一。”埃斯顿执行总裁周爱林介绍。截至目前,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已连续7年稳居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出货量首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池等30多个细分领域。
在重载机器人领域,埃斯顿今年推出的国产首款负载1200公斤批量应用的六关节机器人ER1200-3300,突破了双电机同步控制、整机轻量化等关键技术,核心部件100%国产化,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重型装备制造等领域。面对AI浪潮,埃斯顿积极探索“AI+具身智能”融合应用,推出语义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产品。其子公司埃斯顿酷卓发布的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既能完成部件抓取、物料搬运等体力劳动,也可实现螺丝锁付、质检巡检等精细化工作,正持续拓展技能库以适应柔性制造需求。
危险场景的“逆行者” 智能制造迎“新人”
在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体验中心,天魁防爆人形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全球首个获得IIC T6级防爆认证的工业危险环境下可作业机器人,填补了危化场景作业与应急救援领域技术空白。“它的单只手臂最大负载25公斤,是人形机器人里举重最强的,全展开后最大可达3.3米。”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介绍,搭载公司自研的切割、钻孔、打磨等16款专用工具,它可以拧阀门、搬重物、拉闸刀,成为危险场景的“逆行者”。
天创机器人聚焦特种机器人领域,产品应用在电力新能源、油气化工等行业。11月9日,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全栈式智慧运维解决方案,在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中荣获智能终端赛道一等奖。诸德伟透露,近期将发布一款巡操一体人形机器人,专门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研发。“它融合了VTLA大模型、智能体等新技术,能够实现全自主作业,在作业精确度、柔性及效率上都有很大提升。”这款新品将在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上正式亮相。
“小部件”转动“大装备” 隐形冠军显实力
走进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5G+滑块智能生产车间,机械手灵活地将原材料投入加工中心,AGV小车穿梭于立体库与产线之间,整个车间几乎不见人影,只有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南京工艺装备主营的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副等产品,看似很小,却是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节”与“神经”。“机器人是由关键核心零部件集成打造,关节、运动功能单元等看不见的地方,都有我们生产的功能部件的身影。”南京工艺装备副总经理曹泽云介绍,公司已推出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配套的众多关键零部件产品。其中,为SCARA机械手配套的丝杠花键一体副产品,通过多年技术积累与突破,已实现产业化研发与生产,为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大厂配套。
在滚动功能部件综合性能实验室中,一台自主研发的导轨跑合仪正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测试产品性能。“我们会通过反馈的数据,对产品进行进一步改进和迭代,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与成本优化。”曹泽云说。
目前,南京工艺装备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专业生产制造企业。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充满期待,除了展示最新成果外,也希望通过大会促进更多实质性合作,推动南京机器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