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监测网络 呵护绿水青山(人民日报)
东南沿海消息通
2024-01-10 00:11:49
0

原标题:织密监测网络 呵护绿水青山(人民日报)

生态质量监测是客观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及成效评估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我国将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并确定云南西双版纳站(森林)、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等55个站点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监测站”)。

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如何组建?将发挥哪些作用?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首批综合监测站涵盖

森林、湿地、荒漠、海洋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一大早,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的牵头单位——江苏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科副科长沈伟提着工具箱,来到太湖上游的滆湖进行例行水质和水生生物监测。另一边,沈伟的同事们正同步采集浮游藻类,将采水器伸至水面以下0.5米处,取水监测藻类等浮游生物。

一上午的取样结束,回到实验室,分析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我们观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淡水蛏,而且已经连续多次多点发现。”沈伟告诉记者,这说明滆湖水生态状况正在逐渐改善。藻类监测也传来好消息:冬季湖体的优势藻种硅藻,种类与数量正常。

“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我们的工作也迎来升级:从关注平原水网到关注山水林田湖草共治。”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潘晨介绍,下一步将推动立体化、系统化监测,为国家级样地监测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综合监测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涵盖了森林、湿地、草地、荒漠、海洋、城市、农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覆盖了我国44个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以及其他重要生态区域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城市群。

与环境质量监测相比,生态质量监测的内容更丰富、指标更复杂、手段更多样。“生态质量监测网络以物种多样性、生境为监测对象,以突出监督、发现问题、积累数据为目标,关注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功能等,实现对综合监测站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监测。”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生态监测处处长董明丽介绍。

多手段协同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

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

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着蜿蜒的道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研人员袁盛东和同事,走入密林深处。他们正在进行例行野外监测,对固定的监测样地开展测量、标记、采样、记录等。

一年当中的大半时间,该研究站的科研人员都在野外作业。“每年获取监测数据上百万条,包括生物、气象、水文、土壤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袁盛东说,观察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短时间很难有收获,科研人员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起长期的数据,才能实现对热带雨林动态变化的研究。

该研究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后,将以此为契机,加强能力、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服务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55个站点中,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的有33个,中国科学院牵头的有17个,其他单位牵头的有5个。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介绍,生态环境部负责总体统筹,组织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并建设本行政区域的综合站,同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合作,加强对典型生态问题的研究,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

如何组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以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监测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与遥感监测实现协同,集成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动巡视监测等观测手段,构建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董明丽说。

多手段协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将在生态质量监测中发挥合力。据了解,卫星遥感监测主要优势是大范围、全覆盖,可以及时监测地表变化,发现生态破坏问题,是生态问题监管的主要手段;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响应的优势,可以搭载可见红外、高光谱、激光雷达等载荷,对重点区域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和生态类型变化开展实地核查和技术校核,为生态破坏问题核实、遥感参数验证等提供数据支持;地面监测主要通过视频监控、走航巡视监测、样地监测等手段,对重点敏感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人为干扰活动等问题。

推进纳入更多站点

实现对各省份、重点

敏感区域全覆盖

生态质量监测不仅要呈现区域生态质量现状及变化,还着眼于提升主动发现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

“对滆湖的每一次例行监测,都直接用于服务污染防治措施的优化调整。”潘晨表示,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将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方式,对区域开展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开发强度、生态边界、植被覆盖、自然岸线等变化情况,锁定生态风险区块和重点生态问题,研究并形成对策分析。

“比如,蓝藻水华是困扰太湖治理的突出问题,监测站利用历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草与蓝藻竞争性生长机理研究,为科学精准开展生态环境人工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潘晨说。

蒋火华表示,目前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结果已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重大工程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将充分借鉴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质控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蒋火华表示,将建立健全生态质量遥感监测、地面监测、数据质量检查等标准规范体系,有效规范生态质量监测的各个环节;研发构建央地联通的数据采集、管理与共享平台,实现各类生态质量监测数据直传上报。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拓展多元化合作渠道,持续组织申报与遴选,推进将更多站点纳入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最终实现对各省份、重点及敏感区域全覆盖,为全方位支持生态保护监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拟表彰对象公示!福建4个集体2名个人入选

来了!寻找“2023最美基层环保人”推荐宣传活动启动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点题整治”城市扬尘污染问题典型案例(第二批)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稽查办法》答记者问

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

在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能国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能国际(60001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解读AI场景革命 新物种爆炸2...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8月3日,“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5”在北京举行。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Cohere发布企业视觉模型C... 随着深度研究功能和其他AI驱动分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模型和服务致力于简化这一流程,并能读取企业实际使...
赛拉弗取得便于定制化组件手工叠...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赛拉弗应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威孚高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威孚高科(00058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开幕,智能化...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于8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日至12...
西南石油大学:AI赋能彝绣文化...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泽楷 记者 陈朝和)“通过我们设计开发的基于AI技术搭建的彝...
韦布拍摄超级宇宙深空:突破哈勃... 全方位刷新纪录。 韦布重拍的“哈勃超深空场”。仅此图中展现的就至少有2500个天体,其中包括数百个...
浩霖电子取得新型EQ型电感骨架...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遂宁市浩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
有没有人管管KTV里的AI生成... 时至今日,AI早已不算什么新兴技术。 从写PPT到修自拍再到情感咨询,它以各种形态渗你我日常生活。 ...
达人高科取得智能温度模拟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达人高科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智能...
王坚: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突...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江实验室主...
华为打通“能力转换”通道,激活... 来源:科技正能量 从政务服务的智能审批到金融风控的实时决策,从电力调度的精准预测到医疗影像的辅助诊断...
“星星相吸”!就在6号 土星与海王星6日上演“星星相吸” 8月6日,土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星星相吸”。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
银心揭秘:宇宙同龄恒星,见证银...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显得微不足道,而银河系更是广阔无垠。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银河系的核心——神秘的“...
宇树科技王兴兴,有新身份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上,星海图、杭州市数据集团、华为、阿...
晚报 | 8月5日主题前瞻 明日主题前瞻 1、人工智能 |据上证报,7月,蚂蚁数科参与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可信 AI客服智能体评估,...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发... (来源:光明日报) 7月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体验最潮流的生活方式 第12个... 8月2日,小红书迎来12周年司庆(即“小红书日”),一场全员参与的大型“派对”也在北京、上海、武汉、...
小程序商城制作平台哪家好? 大... 2025年最靠谱的小程序商城制作平台推荐,全是干货! 最近好多朋友问我,想做个小程序商城,但不知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