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到重庆与大家共同见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它的发展势头实在令人惊叹!”在11月15日举行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牛津大学资深教授、重庆邮电大学荣誉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围绕“AI+人才”主题作主旨演讲。
活动现场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被誉为“大数据之父”。现场,他亮出一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000亿美元;有专家预测到2032年,AI经济总量将会接近2万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中国科技巨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等,他们的活跃用户合计占全球活跃AI用户的46%左右。在全球活跃用户排名前十的AI公司当中,有6家来自中国。比如,百度这家企业,它一个月的活跃用户达到了7.3亿。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从全球数据来看,中国在活跃用户数量上遥遥领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这揭示了两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即中国用户对AI的接受度高,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AI初创企业的市场份额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中国AI创业者正面临重大的机遇,如果AI创业者能够抓住机遇的话,可能几年后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AI初创企业。”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道。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同时强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AI竞赛。
“最优质的AI服务将赢得最多用户青睐,而AI服务质量的核心取决于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数据量,以及运营团队的人才水平。”他表示,当前这场AI竞赛或许会迎来阶段性终结,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突破、政府在数据开放领域的政策调整,以及AI人才职业取向的转变,但这绝不意味着AI革命浪潮的落幕。
“恰恰相反,若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带动模型训练成本下降,数据获取费用大幅降低,同时人才成本得到合理控制,AI技术不仅会持续保持繁荣发展态势,更将进入加速演进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补充道。
他进一步展望,当前一轮AI竞赛的阶段性结束,将释放出原本投入于高价基础设施、数据采购和高端人才的资金资源。这些资源可重新聚焦于支持真正具有创新潜力的AI初创企业,并推动更多AI从业者转型为AI企业家。“这有望重现早期硅谷的创新活力,让AI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提升的强大引擎。”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黎静 摄影 张锦旗 周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