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近年来的野心可谓不小,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印度总理莫迪曾公开宣称,印度计划在2030年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这个目标听起来十分宏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2030年越来越近,印度的无人机发展却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的迹象,这让人不禁怀疑,印度是否能按计划完成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印度居然指责中国企业抄袭了他们的技术,并且将抄袭后的产品出售到印度市场。那么,真的是中国抄袭了印度的技术吗?让我们一起探讨。
2030年成为全球无人机制造中心
印度一直在为2030年成为全球无人机制造中心而努力,这一目标早已描绘了好几年。从2021年起,总理莫迪亲自推动这个梦想,看起来前景光明,然而,随着一起专利侵权的指控,原本看似光鲜的愿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印度本土公司Zuppa在2023年11月向外贸总局提交了一项投诉,指控两家中国企业抄袭了其核心技术。这本应是印度本土创新的一次奋起反击,却没想到这一指控引发了更多的质疑。虽然这是一起看似普通的专利侵权案件,但它揭示的却是印度无人机产业在政策背后潜藏的脆弱和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自2021年起,印度政府为推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从莫迪总理亲自站台,到描绘出市场从10亿美元增长至230亿美元的巨大潜力,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铺路。2021年的新规几乎扫清了所有障碍,全国90%的空域都被划为“绿区”,允许无人机在400英尺以下自由飞行。同时,研发基金和补贴计划也接连出台。
2022年,印度更是批准了一项高达1.2亿卢比的生产激励计划,力图通过资金支持来培养本土产业链。然而,尽管政府的政策频频出台,产业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印度的无人机产业更像是由270多家初创公司组成的“灌木丛”,而不是枝繁叶茂的“热带雨林”。这些公司普遍规模不大,各自为战,远未形成能够自给自足的完整生态系统。
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基础薄弱,且企业普遍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尽管政府的激励措施看似诱人,但对于一个连基础材料都可能出现短缺的行业来说,这些措施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印度媒体《德干先驱报》曾早早指出,通往2030目标的道路将异常艰难。
Zuppa公司与专利纠纷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来自钦奈的Zuppa公司。Zuppa成立于2008年,最初专注于导航系统,后来才转型进入无人机控制领域。Zuppa的核心技术是一项名为“实时分布式并行控制计算系统”的专利,旨在提高无人机自动驾驶的稳定性和多任务处理能力。这项技术是Zuppa的得意之作,他们花费了整整九年的时间,才将其研发完成。Zuppa的市场营销也强调其技术完全是“印度本土制造”,试图借此提升其品牌形象。
2023年11月,Zuppa向外界发出了控诉,指控中国的JIYIRobot和CUAV两家公司在其自动驾驶产品中,抄袭了Zuppa的专利技术。对于Zuppa来说,这是一场本土创新者对抗海外模仿者的悲壮故事。然而,这一控诉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反而因缺乏实质性证据而受到质疑。部分观察者在浏览Zuppa的官网后,直言其产品设计简陋,像拼装玩具一般,这无疑打击了Zuppa试图树立的“创新领导者”形象。
冰冷的现实
更为尴尬的是,无论专利官司的结果如何,都无法改变印度无人机产业的一个冷酷现实。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印度制造的无人机中,约40%的部件,包括核心的控制器和传感器,都依赖从中国进口。这使得印度的无人机产业深陷中国供应链的漩涡。
Zuppa希望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本土市场,但讽刺的是,在提出投诉之后,它自身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下滑。显然,单靠一项专利并不足以打破印度无人机产业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分析人士指出,这更像是一场“碰瓷”行为,旨在通过污蔑和拖延中国竞争对手的步伐,缓解自身发展滞后的压力。
当商业竞争变成国家安全问题时,事态的复杂性也大大升级。早在2023年8月,印度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宣布禁止军用无人机使用任何中国制造的部件。这一禁令背后是印度深刻的战略焦虑。
2024年8月23日,巴基斯坦宣称成功劫持了一架属于印度陆军的无人机,经过调查,最终指向了该无人机使用的中国技术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内部调查进一步显示,印度军方使用的大多数无人机,确实含有来自中国、存在攻击风险的部件。Zuppa的创始人曾多次向国防部等机构发出警告,呼吁警惕使用外国部件带来的风险。
“本土制造”成空谈
尽管印度政府发布了禁令,尝试减少对中国技术的依赖,但现实却向着荒诞的方向发展。今年2月,印度政府取消了一份高达400架国防无人机的采购合同,原因让人啼笑皆非:中标的印度公司不过是将中国进口的零件简单组装,然后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试图骗取政府的补贴。这种“贴牌”行为不仅让“本土制造”成了空谈,更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灰色市场,许多中国部件通过第三方国家进入印度市场,监管难度随之加大。
从政府的宏大目标到企业的挣扎与投机,再到国家安全的隐患,印度无人机产业的困境已经形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闭环。Zuppa的专利纠纷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政策的雄心与产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笔者观点
如果印度不能正视产业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不能踏实地补齐技术、人才和产业链的短板,那么2030年成为“全球无人机中心”的梦想,恐怕终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