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5核电技术创新论坛在位于普陀区的华东电力设计院举办,以“核能共建 创赢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核电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中国能建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罗必雄,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上海代表处副主任戚屯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晴暖,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严俊杰,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东南大学党委常委朱小良,上海电力大学校长顾春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毅,中核集团(上海)市场开发部主任孙云根,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伟强,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岩,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颖宾,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骥等出席活动。
本次论坛以“四代核电创新技术”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众多领导、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核电技术前沿创新,谋划产业升级路径,协力推动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注入新动能。
程鹏致辞
程鹏指出,市经信两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加快推动上海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建设。强化战略引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自立自强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开放协同,发挥央企产业链“链主”作用,提升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协同效能,密切国际合作交流,增强核电产业国际影响力、主导力。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大口党委“统”“联”优势,持续擦亮核电产业集群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培育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
罗必雄致辞
罗必雄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四代核电凭借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经济性、更广泛的适用性,成为破解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的重要抓手。在这一前沿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过程中,中电工程及所属企业始终保持同频共振,深度参与了国内90%以上在运核电机组常规岛及BOP设计任务,承担了所有出口核电设计工作。未来,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的理念,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分享四代核电技术的创新成果与建设经验,助力全球核电产业协同发展。
胡广杰致辞
胡广杰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上海是中国核电事业的重要策源地,普陀始终坚持与核电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未来,普陀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围绕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进一步做深做实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合作清单,加强技术研发、产业配套、市场应用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完善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周期保障,努力拓展更为多元的产业协同,营造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提供更加暖心的人才服务,与大家一道,共同谱写核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翟金国致辞
翟金国表示,上海始终将核电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核电装备制造、材料研发、工程设计、软件与控制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家核能技术项目,在先进反应堆设计、关键设备研制、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核能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面向未来,将持续推进先进核能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工作,强化前瞻布局,打造研发服务平台;强化协同攻关,加速技术路线验证;集聚要素资源,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周毅致辞
周毅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核电作为清洁、稳定、高效的基荷能源,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十四五”期间,华东院深度参与“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建设,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布局四代核电关键技术跟踪与研究,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前瞻性储备。展望“十五五”,华东院将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优先开展核电技术创新,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进一步深化与业主单位、设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携手推进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布特聘专家名单
中国能建和中电工程两级集团高度重视核电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分别成立了中国能建核电常规岛技术研究院和中电核能工程技术研究院,为核电技术的探索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场公布了两院特聘专家名单。
上海核电产业“十五五”发展展望介绍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上海市核电办回顾了上海核电产业“十四五”发展成果,分享了“十五五”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