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破局,人才固本:长虹AI从跟跑到领跑的智造之路
创始人
2025-11-17 21:20:38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着各行各业,深刻地重塑着全球产业格局。在这股科技革新的洪流中,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领军企业,长虹积极响应时代召唤,通过自主研发云帆大模型,深度融合数据与AI技术,以及系统化构建人才体系,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长虹在技术层面的跨越式进步,更意味着其在应用层面和人才储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长虹已搭建起一个覆盖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的完整AI制造发展生态圈,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和行业引领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破行业困局,云帆大模型重新定义智慧大脑

在AI的演进过程中,解决行业困局、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成为企业的一道“必答题”。这需要企业在技术层面实现创新与突破。

当前,AI产品存在智能化不足、伪智能等问题,不少产品虽已上线AI互动功能,但仍停留在“被动响应”阶段。AI仅被用于执行机械指令,并未真正理解指令背后的真实用户需求,导致AI系统给客户带来更为机械的体验。一个“听不懂人话”的AI,比“没有AI”更令人失望。

而长虹云帆大模型的研发与落地,打破了家电行业 “被动响应” 的智能化瓶颈。云帆大模型采用 “通用大模型 + 专家模型 + 交互大模型” 三层融合架构,底层依托大规模高质量语料训练与自研微调等技术,夯实通用大模型基础认知能力;中层聚焦家电垂类场景,实现精准适配;顶层优化用户交互体验,最终达成 “简单指令毫秒级响应、复杂需求精准处理” 的优势。

在云帆大模型的加持下,长虹AI TV具备了更人性化的交互功能,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指令操作,而是实现了“台词搜”“剧情续看”等更为高阶的语义交互。用户无需再像以往那样一句机械指令对应一个操作,现在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多个需求,凭借云帆强大的理解能力和多任务管理能力,完成这些需求指令。

目前,云帆大模型关键指标“语音交互”实现毫秒级响应简单指令,多轮交互理解准确率达91%。

"长虹云帆AI大模型平台"借助技术革新,打破行业困局,促进了长虹家电的全面AI转型,形成长虹核心科技基础。2024年初,该模型成功获得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四川省首个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平台。

“数据 + AI” 驱动,助力中国智造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及,加强数据供给创新。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支持发展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技术,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

在数据驱动与 AI 技术应用创新上,长虹秉持 “数据 + AI” 双驱动理念,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工业生产、供应链管理和特种场景,助力中国智造的发展。

在工业领域,“长虹数字管理中心” 和 “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可信数据空间” 两个项目在2025首届“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获得“工业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与应用”赛道和“工业数据流通利用”赛道全国决赛二等奖。

其中,数字管理中心以指标体系为牵引,搭建高质量数据集,整合智能问数、智能归因、智能分析等 AI 应用,打造出 “数据 + AI” 双驱动的新型决策模式,帮企业运营管理提质降本增效;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可信数据空间则打破了企业上下游、前后端及内外部的数据壁垒,靠多方共识规则实现数据按需使用全流程的可信、可控、可溯,让供应链全链条数据高效发挥价值。

AI时代,数据是重要基础,而数据传输更需要硬实力。随着6G通讯与AI大算力时代到来,长虹控股旗下华丰科技正在围绕数据高速传输的全场景需求,打造“部件+模组+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长虹控股旗下华丰科技研制的高速连接器发挥关键作用,为飞船交会对接的精准协同、宇航员生理数据的实时监测,提供“数据高速零损耗传输”保障,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目前,华丰科技的112Gbps产品已完成核心客户测试并实现批量交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筑牢人才基石,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里,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长虹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以人才为基石,构建起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持续实现突破。

在人才培育方面,长虹实施“项目历练+导师制+知识沉淀”的成长模式。长虹智慧显示软服中心彭一亮从一名后端开发工程师,通过承担项目经理角色、钻研技术案例、跨部门沟通实践,逐步成长为资深专家,并带出多名技术骨干,形成“骨干带新人、新人成骨干”的良性循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虹旗下华丰科技通过多元化技术人才选用渠道,企业不仅依托主流招聘平台广泛吸纳人才,还通过内部推荐、垂直平台及猎头合作精准引进核心骨干。同时,与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实验室、设立实习基地,为年轻人才提供成长沃土。目前,华丰科技实施人才强企“梧桐计划”,累计招引人才141人,其中硕博士学历人才15人。

为留住核心人才,华丰科技推行员工持股和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机制,让人才与公司发展成为“命运共同体”。这一举措显著降低了核心员工流失率,增强了团队稳定性。截至2025年6月末,华丰科技研发人才占比达31.68%,同比增长6.79%,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为多维度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国家大力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背景下,长虹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人才为基石,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前行,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贡献更多的长虹智慧与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
抓住时机打造绿色科技新优势 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政策,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
连云港高新区:多维发力护航企业... 近日,位于连云港高新区的江苏源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圆壁测量仪,成为全球第...
阿里千问APP公测 与Chat...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本报记者 胡 健 王云娜 可入海下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位于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的深海智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