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科技产业的命根子,但真正难啃的骨头在制造环节。特别是7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全球能玩转的厂商就三家——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算摸到了等效7纳米的边儿,其他像格芯、联电这些还在10纳米以上晃悠。
为啥先进工艺这么重要?因为芯片越先进,性能越强,耗电越低。美国为了保住自己的芯片霸主地位,可没少下狠手——禁止美国、日本、荷兰的企业把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卖给中国。
尤其是ASML的EUV光刻机,被卡得死死的。毕竟现在所有5纳米及以下的芯片,都得靠EUV光刻机才能造出来。
不过,事情没那么绝对。台积电前副总林本坚博士,可是浸润式光刻机方案的提出者,在这领域是妥妥的权威。他说了,浸润式光刻机的极限可不止7纳米。用上多重曝光技术,造5纳米芯片没问题,理论上3纳米也能冲一冲。
但多重曝光也不是万能的。芯片制造效率会掉下来,成本会涨上去,良率也会受影响。毕竟浸润式光刻机的分辨率摆在那儿,一块芯片的电路得拆成更多次光刻,光刻次数噌噌往上涨。可要是没有EUV光刻机,又想造5纳米芯片,那只能硬着头皮上,先造出来再说,效率、成本、良率这些都得往后排。
中国早就从ASML买了不少浸润式光刻机。这些机器理论上能支持到5纳米,甚至3纳米的芯片制造。要是真能搞定5纳米、3纳米芯片,那美国的芯片禁令可就形同虚设了——禁令想卡住中国先进芯片制造的路,结果发现根本卡不住。
当然,这事儿没那么容易。有了浸润式光刻机,还得攻克一堆技术难题。比如多重曝光后的良率控制、成本控制,还有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所以虽然理论上能造,但实际推出5纳米、3纳米芯片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不过,趋势已经很明显了。中国手里有浸润式光刻机,又有林本坚这样的权威背书,芯片制造的路子算是被趟开了一条。美国想靠禁令完全卡住中国先进芯片制造,现在看来是越来越难了。毕竟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肯下功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说,芯片禁令能不能真正卡住中国,还真得打个问号。中国芯片产业的突围,可能就藏在这些被忽略的技术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