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33岁的孙俊缔和他的团队正对自主研发的“工业AI+3D视觉技术产品”进行数据测试。这款“黑科技”可精准啃下传统工业焊接的“硬骨头”,通过AI数据分析,输出精准工艺参数,彻底解决柔性生产中的定位误差、焊缝缺陷等痛点。
“这款产品已驰骋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某知名汽车品牌引入后,焊接良品率从78.5%升至98.5%。”孙俊缔坦言,当初选择长沙,正是看中“工程机械之都”的产业底蕴与友好环境,企业今年营收将突破3000万元。
不久前,长沙市科协公布2024年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立项名单,孙俊缔跟其他11位青年才俊成功获得立项支持。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滋养下,成为长沙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湖南斯北图科技李方彪团队研发的高速星地馈电载荷等产品,成为国家星网、千帆星座核心力量;湖南天剑海洋工程龚林创新的“端对端”无滑环在线传输技术,打破传统声呐信号传输壁垒;唐智科技曾娅娟攻克极端高温振动传感器难题,实现该类传感器国产替代,为航空发动机等装备监测提供保障……
据悉,长沙“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不断升级,已支持52名青年科技人才立项,投入资助资金超千万元,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领域。除了每个项目20万元的经费支持,更联合企业为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助力青年才俊早日“挑大梁”“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