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技小苗” 明天“大科学家”|中教评论
创始人
2025-11-19 16:40:38

今天科技小苗

明天大科学家

核心观点:

■前沿科技成果就在身边,只要好好利用,就能变成最好的教学资源

■科技教育不能让学校单打独斗,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得拧成一股绳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要求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意见》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出发,提出了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等六大重点任务,对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进入系统推进、全面深化的阶段。

科技竞争,拼到最后,是人才的比拼,更是教育的较量。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阶段加强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应对未来科技挑战的综合素质、系统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长远之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知识、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人才驱动,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性资源。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对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前所未有地重视。系列改革政策推动下,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中小学科技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化还存在不足,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科技教育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意见》的出台旨在以系统举措破解这些难题,实现中小学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加突出实践导向,不搞纸上谈兵,是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鲜明特征。面向未来创新人才需求,当下的科技教育目标已经从过去的知识传授向素养导向转换。《意见》从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教育评价等多方面对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部署,体现了更强调跨学科素养、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更加强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培育的育人目标。归根结底,科技教育要聚焦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既要直面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锚定跨学科、强应用、重创新的培养方向,也要求充分盘活当下科技发展成果。身处科技爆发的时代,前沿科技成果就在身边,只要好好利用,就能变成最好的教学资源。课程上,要让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将最前沿的科技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让孩子知道现在最牛的技术是什么;教学上,要用人工智能打造“未来课堂”,并通过采用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提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实现“以科技赋能教育,以教育培育人才”的良性循环。

上下贯通、协同开放的科技教育新生态,是实现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对此,《意见》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着力构建阶梯式的育人体系,不仅明确了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科技教育培养目标,还要求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既有效对接高等教育需求,又要发挥大学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育、资源共享上的引领作用。

更重要的是,科技教育不能让学校“单打独斗”,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得拧成一股绳。孩子的科技课堂,不该只在教室和实验室里,科技馆、博物馆、重点实验室、高新企业,都该是他们探索的广阔天地。要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研究场景、参与真实的创新过程,面向真实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真正实现“做中学”。在师资上,不仅要加强中小学科技教师培养培训,更要把高校、科研机构专家“请进来”,让更多高水平科研人才成为育人之师。

今天的“科技小苗”,可能就是明天的“大科学家”;现在的奇思妙想,未来可能变成改变世界的成果。期待着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敢于探索、学会创造,让更多“科技小苗”,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实践本事的栋梁之才,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9日02版

本文作者|杨三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菲光系统回应智能汽车布局:明... 近日,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提问,关注公司在等业务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市场适配能力。对此,欧菲光进行了详...
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三...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7日,在2025龙蜥操作系统大会上,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发布《国产服务...
掌舵2000亿自动化龙头!岳阳... 关注投资家,⭐,您会收到最新推送 作者 | 侃见财经 来源 | 侃见财经 从国产替代到自主创新,这是...
神奇材料在“压力锅”里变身:神... (来源:科普中国) 转自:科普中国 想象一下,如果电线能够毫无损耗地传输电能,磁悬浮列车能够更轻松地...
马斯克模仿秀,何小鹏“活到决赛... 小鹏汽车仍然没能盈利,但亏损进一步收窄了。 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该季度亏损为3.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