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时报
巨头们的竞争,E频段成为主流 | 图源:即梦AI
作者/ IT时报 钱立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回传(无线接入网到核心网的传输)是移动通信中的重要环节。具备超大容量和超低时延的光纤,一直被认为是5G回传的最佳介质。然而,随着5G进入部署难度越来越高的后半程,组网更灵活的微波回传正越来越受青睐。
根据爱立信发布的最新一期《微波技术展望报告》,电信行业正朝着微波回传与光纤回传“平分秋色”的格局发展,预计到2030年,两者占比将分别达到49%和51%。
当然,微波回传和光纤回传之间并非“零和博弈”式的对决。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在混合使用这两种技术方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采用光纤回传,在郊区、农村、岛屿等地区则使用微波回传。即使在光纤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我国,微波回传仍占有一席之地。
各占“半壁江山”
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是推动回传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关报告显示,在5G的推动下,当前移动数据流量正以每年15%的增长率持续上升。目前,5G在移动数据流量中的份额为35%,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75%。未来随着6G的引入,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会进一步攀升。
在这一背景下,回传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铜缆作为回传介质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2030年微波回传和光纤回传将基本形成“分庭抗礼”的格局。
光纤回传的优势显而易见:带宽大、时延低、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是应对数据“洪流”的理想选择。但在现实中,光纤部署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土地私有制导致“租用土地、开挖地面、部署光纤”的成本极为高昂,十多年前Google Fiber遭遇的挫折就与此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商业回报角度看,在偏远地区或环境恶劣的区域部署光纤,投资回收期相当漫长,对运营商而言往往“得不偿失”。
“微波回传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组网方面比较灵活。国外很多地方用光纤建设基础设施代价较大,在布网、架站方面遇到一定的挑战。”爱立信中国区CTO王浩博对《IT时报》记者表示。
例如在美国,正对微波基础设施重新进行投资,主要目的是加速推进农村地区的5G部署,并通过战略冗余规划提升网络的抗断网能力,微波回传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扩大5G覆盖范围,包括为家庭用户提供5G FWA(固定无线接入服务)。在西欧地区,由于审批流程复杂、城市施工难度高以及成本上涨的压力,光纤部署已呈现明显放缓的迹象,当地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在城市及郊区部署光纤和微波混合方案。在印度,尽管光纤网络部署速度超出预期,但在农村及郊区,微波技术在5G回传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爱立信《微波技术展望报告》指出,通过充分发挥光纤和微波的互补优势,运营商能够确保其网络既满足5G服务的数据需求,又能应对6G到来所带来的容量增长需求。
E频段已成为主流
微波用于5G回传之所以越来越受重视,除了组网灵活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传输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高容量的E频段正得到广泛应用。
持续的移动宽带承载需求,使得常规6GHz至38GHz的微波频谱资源迅速消耗殆尽,微波通信因此走向更高频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电信联盟多年前已划分E频段(上行71-76 GHz,下行81-86 GHz)用于微波通信。
相较于传统微波频段,E频段的优势明显:带宽资源丰富、传输容量大,在短距离内可实现接近光纤的传输速率。这一特性对于满足5G乃至6G网络的超高容量需求具有关键意义。
爱立信《微波技术展望报告》显示,E频段在全球移动基站中的使用份额已经超过历史悠久的38GHz频段,并几乎在所有区域得到部署,真正成为全球性的微波回传解决方案。
我国同样高度重视基于E频段微波通信的应用发展。2023年初,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结合微波通信频率使用现状对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作出调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E频段(71-76GHz/81-86GHz),以进一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场景的需求。
如今,新变化再次出现。在E频段使用率较高的地区(如东欧国家人口密集的城市),已经出现频谱拥塞的迹象。新的频段如W频段、D频段的加入,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回传网络的发展使微波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E频段的使用不断普及以及W频段和D频段的预期增长,运营商将受益于更丰富的频谱资源、创新的技术以及由AI实现的统一管理。未来的发展不仅有望提升容量、降低运营成本,还能灵活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电信环境所需的敏捷性。”爱立信技术专家表示。
不过,微波回传效果容易受地形地貌、天气条件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处于高频的E频段,对雨衰比较敏感,是其作为回传介质的主要挑战。
巨头们的竞争
总体来说,微波传输市场仍是巨头们在主导。
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从全球收入份额来看,华为和爱立信位居前两位,两者合计占据45%的份额,中兴则排名第三。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欧洲市场,爱立信排名第一,华为位居第二;在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两大区域市场,华为和中兴则位居前二;在北美市场,诺基亚和美国一家名为Aviat Networks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多年前的一次外媒采访中,任正非曾表示:“华为不仅5G做得好,微波也做得好。”如今,华为推出的全双工E-band超宽带微波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例如在土耳其,当地光纤覆盖率不足40%,影响了网络向5G演进的进程。华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在不增加频谱的情况下容量翻倍,吞吐量最高达50Gbps,可支持一万名用户同时接入。
爱立信的微波解决方案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在中国,爱立信曾利用基于E频段的微波产品和支持传统频段的微波产品,在云南横跨澜沧江的两个站点间架设传输链路,从而为当地提供5G网络覆盖。
总体而言,微波和光纤作为互补技术将长期共存,共同构建融合的回传网络生态系统,助力5G以及即将到来的6G发展。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即梦AI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