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一名航天员如何度过他的一天?在失重环境中,他的身体会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变化?《太空生存那些事儿》《人类上天那些事儿》将揭晓答案。
近日,《太空生存那些事儿》《人类上天那些事儿》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作者为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资深评论员张周项。
据了解,《太空生存那些事儿》由航天中心医院联合出品,以轻松风趣的笔触,配合生动有趣的漫画,把航天医学、生命保障、心理调适等硬核知识,变成了一个个可以“笑着读完”的故事。
如果说《太空生存那些事儿》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在太空生存”,那么《人类上天那些事儿》 则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一步步走向太空”的史诗。它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年表”,而是一部有温度、有人情、有故事的人类航天奋斗史。
《人类上天那些事儿》把宏大的历史拆解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娓娓道来人类探索宇宙的非凡旅程,不仅让读者轻松汲取航天知识,更能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探索欲。
《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评价称,这两部作品如同一首精心谱写的宇宙乐章,既细腻勾勒出璀璨星辰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从太空病痛到生活细琐,更以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温情,将航天史的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字,赞颂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它为每一颗向往星空的心点亮明灯,邀请我们体验一场身未动、心已远的奇妙旅程。”
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张周项具有多年航空航天科普及医学健康领域的报道经验,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具有深厚的航天领域背景及知识储备,擅长深入浅出地讲解科普知识,有近百篇科普文章网络点击率超过10万次,其参与主创的科普栏目“图图是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南方+记者 戴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