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卷高校答题,携手奋战新赛道
新华日报
2024-01-10 08:34:32
0

原标题:企业出卷高校答题,携手奋战新赛道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纳米新材料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日前在苏州举行,苏州大学联合苏州实验室现场共同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将展开新一轮高效对接活动,积极培育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从技术发展到产业升级的闭环。

新材料锻造制造业新未来

江苏新材料产业集群是全省4个规模超万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碳纤维、纳米材料、石墨烯、膜材料等领域全国领先,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全省新材料领域高技术企业达7800家,上市公司159家。

“纳米科技已经逐渐走出实验室,深入到产业应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迟力峰介绍,“目前,新材料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先进绿色制造技术、高性能光电照明设备、废水资源化处置、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

“实现快速、精准的心脑血管疾病个性化诊疗,需要纳米新材料和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顾宁谈道,当前,纳米新材料技术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得到应用,“纳米新材料技术的研发需要高校研发与企业产业化、临床应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百姓健康作出贡献。”

近年来,由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相关企业紧密合作,让技术研发与产业制造“无缝衔接”。其中,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发明成果“大幅面积微纳制造关键技术”,已完成86寸大尺寸单膜触控传感器的产业化应用,带动大屏交互产品新增产值1.7亿元,自主研发的超薄导光板,已在全球三分之一的新增笔记本电脑上应用。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OLED显示与照明关键技术”,自主设计制造出全球第一款实现国标A级的OLED护眼灯,无蓝光和电磁辐射危害。

面向未来,机器人产业等先进技术同样需要新材料技术的加持。苏州大学教授孙立宁说,制造业其实就是把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所以材料对智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企业愿为关键技术掏腰包

“企业后端工艺开发,依赖于高校的基础性研究。”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清勇介绍,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023年12月9日,随着朱雀二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公司研发的钙钛矿材料进入太空测试,“钙钛矿材料在太空中的运用,可以在太空电站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会现场,江苏高校亮出雄厚的新材料领域“家底”。近年来,江苏高校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南京大学“3D打印柔性脑机接口阵列”、东南大学“地下工程混凝土快速响应型自修复微胶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泛半导体真空环境放声搬运材料”等150余项新材料创新成果取得创新突破。

其中,不少高校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成功进入量产阶段。南京工业大学国际首创耐1200摄氏度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并实现量产,成功应用于工业保温、节能建筑等领域,自主设计建设年产2.4万立方米生产线,累计实现全球市场规模产值超100亿美元;江苏大学独创凝固控制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镍基单晶空心涡轮叶片生产共性关键制造技术,成功制备出航空发动机用高性能镍基单晶空心涡轮叶片,在航空航天、能源等工业领域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7亿余元;常州大学与相关企业共同突破超薄玻璃物理钢化技术瓶颈,创制出国际首台大尺寸超薄玻璃物理钢化制造装备,实现厚度两毫米的超薄玻璃物理钢化,以及超薄双玻组件批量生产,年产能超1.2亿平方米,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十四五”以来,全省高校累计转化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1300余项,助推新材料产业实现新增产值超120亿元。

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出题人”。苏州英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刘佳伟介绍,此次公司拟投入100万元,与苏大合作开展“低温烧结纳米导电银浆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助力实现功率模块结构中的高温可靠性。

在本次教育产业对接活动中,企业共提出关键技术需求86项,意向投入总金额21.9亿元。

“城市—大学—产业”共赢共生

高校与企业强强联合,这是当前江苏许多企业创新联合攻关的新模式。现场,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优势创新资源开展技术攻关,打造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验证、成果转化的产业链生态圈。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捷介绍,苏州建设了高质量的孵化体系,支持建设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未来产业科技园,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苏州正努力打造全球具有吸引力的纳米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市纳米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为更加深入对接区域纳米产业,苏州大学联合苏州实验室现场共同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后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省内材料相关领域优势学科高校将陆续参与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以苏州实验室为中心,多所高校参与的“1+N”合作共建格局,深入园区与1000余家企业开展对接活动,主动与政府结对,与行业结盟,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纳米产业创新生态。

省教育厅厅长江涌表示,接下来,高校要充分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瞄准前沿技术方向,紧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设置学科专业,加快形成协同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互动新模式。大学科技园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应用成果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的链条式成果转化体系,为建设“城市—大学—产业”共赢共生的创新生态圈,铺好路、架好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 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科森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森科技(6036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成都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正在路测... 8月4日,“智驾公交·智启未来”活动在成都未来科技城举行,正式启动成都市自动驾驶公交示范场景打造。据...
广和通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广和通(30063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C...
独家专访联合国首席信息技术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独行快,众行远。”家乡在非洲莫桑比克的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首席信...
力生制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力生制药(00239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北碚区统计局积极赋能区域高质量... 北碚区统计局 以精准服务强数据之基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数据是感知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是赋能科学...
华能国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能国际(60001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解读AI场景革命 新物种爆炸2...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8月3日,“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5”在北京举行。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Cohere发布企业视觉模型C... 随着深度研究功能和其他AI驱动分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模型和服务致力于简化这一流程,并能读取企业实际使...
赛拉弗取得便于定制化组件手工叠...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赛拉弗应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威孚高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威孚高科(00058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开幕,智能化...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于8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介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日至12...
西南石油大学:AI赋能彝绣文化...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泽楷 记者 陈朝和)“通过我们设计开发的基于AI技术搭建的彝...
韦布拍摄超级宇宙深空:突破哈勃... 全方位刷新纪录。 韦布重拍的“哈勃超深空场”。仅此图中展现的就至少有2500个天体,其中包括数百个...
浩霖电子取得新型EQ型电感骨架...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遂宁市浩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
有没有人管管KTV里的AI生成... 时至今日,AI早已不算什么新兴技术。 从写PPT到修自拍再到情感咨询,它以各种形态渗你我日常生活。 ...
达人高科取得智能温度模拟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8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达人高科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智能...
王坚: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突...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江实验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