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陷入“至暗时刻”,新能源车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钛媒体APP
2024-02-21 12:41:33
0

原标题:高合陷入“至暗时刻”,新能源车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商业秀,作者|杨肖若,编辑|林晓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的消息,在开工第一天的汽车圈,一下子炸开了锅。

据《界面新闻》报道,高合汽车对员工的工资待遇做了具体安排,即2月18日之前的工资照常发放,拖欠的1月工资将在2月底补发;3月15日之前还留在公司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后员工发放上海基本工资(编者注:2690元)。

对此,高合汽车的回应是否认,并表示消息不属实。

有意思的是,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内部信中提及,2024年汽车市场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这段大实话,神预测了2024年中国汽车发展的趋势。

高合的“失意”其实要来得更早一些,此前其“倒闭”风波一度骤起:供应商停止发货、做好起诉准备工作;员工餐补、交通补贴、公司班车福利等被取消;多地商场店铺撤场等。

但高合回应称“一切正常”。如今,它深陷“至暗时刻”,不得不直面“停工停产”的局面。而6个月后,等待高合汽车的是“柳暗花明”,还是威马汽车般的“破产重整”?

2023年,随着特斯拉率先降价,拉开了整个年度车市“内卷”竞争的序幕。在经历了一整年的价格战“洗礼”后,部分造车新势力越战越勇,也有车企销量急剧下滑。

进入2024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行业格局仍在重塑。 在“内卷、降价”成为主旋律的大环境下,高合汽车的遭遇,给整个新能源产业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份特殊的样本。

那些走到悬崖边的车企们,卷入“裁员”“停产”等负面舆论漩涡中,在残酷的淘汰赛中,也面临继续出局的危险。

无独有偶的是,和高合一样定位中高端的阿维塔,也在2024开年不久也被媒体曝出裁撤了90%以上的售后团队。

新年刚开工,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也依旧继续上演。2月19日,比亚迪放出“大招”,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官方指导价7.98万元起。随后,多家车企跟进,陆续下调了价格。

由是观之,新能源车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高合的“至暗时刻”来得更早一些

梳理一下时间线可以发现,高合汽车深陷的“至暗时刻”,其实要来得更早一些。

早在2023年6月,高合汽车两大产品Hiphi Y和Hiphi Z就遭遇交付困难,这直接拉开了高合汽车走向“崩塌”的序幕。

据《腾讯汽车》报道,高合汽车从2023年9月开始,通过调岗、监控查考勤、拖欠补贴等方式变相裁员。彼时,高合汽车青岛工厂开始“经常放假”,或者安排员工到外地长期出差,部分无法忍受的员工便离职了。

紧接着,网传沙特与高合汽车达成的56亿美元的融资计划搁浅,中东土豪资金没有到账,高合从此情况急转直下,在融资市场上再也没有找到一分钱。

时间来到2023年末、2024年初,高合汽车的危机开始集中爆发:

2023年11月,高合汽车的在微博的“发言人”徐斌离职,基本宣告高合汽车的核心团队开始瓦解;

2023年12月,高合汽车停止发放员工的交通补贴、补充医疗等福利;

2024年1月,在脉脉等平台陆续出现大量高合汽车员工维权的帖子;

2024年1月,高合汽车各大店面陆续退租,闭店;

2024年2月,素有“企业灭绝师太”之称的财新网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高合汽车即将倒闭的新闻;

2024年2月,除夕前,高合汽车被曝出1月工资暂不发放,年终奖取消。

实际上,高合汽车的经营压力从去年就开始了。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有高合汽车的合作广告商反映,高合汽车仍在拖欠2022年的广告费,金额为数十万元左右。

天眼查数据也显示,2023年以来,高合汽车的运营主体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多次因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被起诉。

同时,高合的终端销量也侧面证实了经营业绩的压力。据懂车帝的数据,高合汽车2023年交付量约为8681辆。

另据《连线出行》统计,在2023年新能源品牌销量TOP 10的排行榜中,排名最末的岚图汽车全年交付量也达到5.06万辆,高合汽车尚未破万的销量显然“不够看”。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造车新势力中,唯一盈利的只有销量达到37万的理想汽车,即便是年销量已经在14万以上的小鹏汽车,仍在盈亏线以下徘徊。可想而知,年销量不足一万的高合汽车的亏损程度。

自身无法造血时,就只好依赖外部资本的输血。高合汽车的一则融资信息是去年6月与沙特投资部签署的一笔达5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也似乎迟迟未落地,高合汽车因此不得不面对外界的资金链断裂质疑。

走了特斯拉老路?纯电假高端泡沫终破碎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合汽车一直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谈及高合,很多人记住的是它的产品的炫酷外形和定价颇高。

如今看来,有人认为它虽走了特斯拉的高端化“老路”,但它未必有特斯拉的那种命。

公开资料显示,高合(HiPhi)是华人运通旗下的豪华智能纯电汽车品牌,创立于2017年,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曾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

高合创始人丁磊曾公开坦言:“我们资金的使用,比如广告宣传都非常精准,不是漫天打广告,也不是赞助球队,而是跟喜欢我们这个品牌、产品的人建立联系,让他们能够深度了解我们。” “我们创造作品,而不只是生产商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合汽车都是市场中平均价格最贵的造车新势力,甚至长期独霸“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销量冠军”头衔”。

实际上,和李想、李斌、何小鹏从0开始不同的是,丁磊才是根正苗红且经过“大世面”的汽车人。在新能源汽车还没有成为时代风口的2011年,刚辞去上汽集团副总裁职务的丁磊,就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会所在,在2013至2015年任职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期间,丁磊曾主导引进了特斯拉项目。

2014年,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并在两年后斩获了10.65亿美元的在华总营收。同一时间,以蔚来、理想、小鹏为首的新造车开始涌现。至此,造车新势力之战的序幕篇章与这场资本洪流,为丁磊的创业按下了加速键。

这一次,在新能源造车的大门前徘徊已久的丁磊,下定了决心要自己造车。离职乐视汽车的同年12月,丁磊便创立了出行科技公司——华人运通。2019年7月,华人运通正式发布豪华智能纯电品牌高合HiPhi。

从建立之初,高合就一直坚持走高端化路线,它的首款车型高合HiPhiX的起步价为68万,最高售价高达80万。

尽管此后高合汽车陆续推出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但总体定位依旧高端:2022年底高合汽车上线第二款车型HiPhi Z,其售价为51万至63万元;2023年7月高合HiPhi Y售价也达到了33.9至45.9万元。

根据《一点财经》的报道,高合的高端化品牌定位可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赌局,与多数意图通过亲民路线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势力相比,一入场便直接步入50万以上电车市场的高合,显然是拿出了搏命的勇气。

丁磊主张高合走高端策略,本无可厚非,因为此前特斯拉便是靠此策略成功。特斯拉第一款车为Roadster,从高端的跑车入手吸引公众目光,其后的Model S和Model X奠定高端电动车的基础,而扭亏为盈靠的是平价Model 3车型。

但一家车企是否能盈利,关键在第三款车:第一款车塑造品牌,第二款车巩固优势、测试市场热度,第三款车会大规模销售,成为真正的创造收入车型。

从如今结果来看,高合似乎并未“复制”特斯拉的成功。公开资料显示,高合汽车在2021年开始交付首款产品,在2021年全年的累计销量达到4237辆。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在2023年12月,高合汽车的新能源批发销量为564辆,比较而言理想、蔚来等在2023年的销量已经分别达到约37万辆和16万辆。

商业的本质是销售收入与盈利。回顾特斯拉的盈利也是异常艰辛,其亏损幅度最大的是2017年,当年亏损了22.4亿美,从2006年到2019年间公司持续亏损14年,累计亏损超过70亿美元。

特斯拉的首次盈利在2019年第三季度。当时特斯拉当季度营收为63亿美元,净利润为1.43亿美元。这一结果要归功于特斯拉推动Model 3的产能和交付上,此举推动了Model 3在2019年前三季度销量大涨50%。

此前马斯克关于Model 3“产量越多、价格越低、赚得越多”的模式,就这样成立了。当特斯拉2020年营收增长到315亿美元时特斯拉首次实现盈利。直至2023年特斯拉营收增长到968亿美元,净利润150亿。

一切归功于规模效应。从新能源汽车先驱和领先者特斯拉身上 一旦实现盈利之后,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盈利规模迅速增长,特斯拉前面十几年亏损超过70亿美元,但是盈利之后的4年,已经累计实现盈利340亿美元,远超历史上累计亏损规模。

相比而言,一个反面教材则是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也曾经光环萦绕,自成立之后,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约410亿元,而“蔚小理”上市前融资额均未超过200亿,并且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超过4万辆,与蔚来、小鹏、理想同处第一梯队。

但此后威马汽车被蔚小理远远甩开。2022年威马汽车交付约2.95万辆,而理想、蔚来、小鹏交付量纷纷突破10万大关。

其背后原因难以总结,但业内普遍认为:产品定价过高、产品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受交付延迟、自燃等事件影响了威马销量。

有观点认为,高合的处境似乎更像威马,它努力按照特斯拉的路径一路走来,但还是价格和定位高出消费者的想象,在中国电动车这个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最终结果如何,也尚未可知。

不过,尽管高合汽车的销量依旧在增长,仍难以摆脱退市结局,高合汽车的销量,证明了它的高端路线依然还没跑通。再加上,2023年甚嚣尘上的高合汽车和中东资本的合作传闻,并未实际到账,似乎也成为压死高合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难怪有人说,一场“纯电假高端泡沫”终破碎。

新能源车企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新能源车企的每一次价格战,甚至是停工、倒闭,都会对整个车市场带来冲击。高合汽车的命运,成为悬在所有新势力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各家都在瑟瑟发抖中继续前行。业内普遍认为,进入2024年,汽车市场一定会迎来更惨烈的价格战。

这不就在2024开年,中国车市就开启新一轮价格战。除了蔚来、理想、特斯拉等多个新能源品牌宣布降价外,奔驰、宝马、奥迪(BBA)也在持续加剧的竞争中放下身段,在渠道终端大幅降价。

随后,春节假期刚过,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还在继续“开打”。2月19日,比亚迪放出大招,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官方指导价7.98万元起。随后,多家车企跟进,陆续下调了价格。比如2月19日晚间,哪吒汽车宣布多款主力车型降价。

降价就能“拯救”这些车企们的命运吗?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就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行业都面临盈利难的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而理想和埃安也是在2023年才开始实现盈利。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有“每年50万辆车,是盈利和亏损的分水岭”的说法,这么看来,除了上岸的特斯拉、比亚迪和埃安,其他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各车企的官方数据,哪吒汽车在2023年销售了12.8万辆,深蓝汽车销售了13.7万辆,小鹏汽车销售了14.2万辆,零跑汽车销售了14.4万辆,蔚来销售了16万辆,距离50万辆的盈利线尚有距离。

而蔚来、小鹏、哪吒、零跑和深蓝等车企在2024年的销售目标也并未超过50万辆,这就意味着,他们还将继续亏损。

但乐观的是,业内认为只要新能源车企资金链不断裂,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以特斯拉为例,创始于2003年的特斯拉,直到2020年才盈利。但必须强调的是,车企必须有自己的护城河,特斯拉在三电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就是它的翻身本钱。

这也是小鹏汽车“2024年公司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蔚来汽车“2024年新增1000座换电站、20000根充电桩”的根本所在。

何小鹏在2023年底接受腾讯采访时表示,他在进入汽车行业的2017年,造车企业有400多家,而到2022年,有规模销量的仅为50家。所以他预测,到2030年,只会剩下不超过10家车企。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表示,2023年到2025年这三年时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他判断,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将在2025年出现拐点,而理想汽车必须要占据至少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160万辆,才能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

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认为,2030年中国市场主要车企数量小于5家。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更是认为,当电动汽车产业成熟的时候,全球前5的汽车品牌将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对小米而言,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前5中的一员,年销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十分残酷。”

接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重点必然会发生转移,谁能在保证没有短板的前提下,更好地在细分市场重新定义产品,甚至开辟全新的细分市场,谁就是这场残酷淘汰赛的幸存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宇航局为下次载人登月任务向... 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8 月 27 日)发布博文,宣布面向全球...
2799元搭载骁龙8至尊,追求... 我今天只想从自己认知来聊聊iQOO Neo10 Pro+,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台手机有个非常不错的优势...
白露夜迎全年唯一月全食,血月携... 2025-08-28 11:42:13 作者:狼叫兽 9月7日正值白露节气,一场引人瞩目的天象奇...
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风... 据东方网报道,近日,网传两架无人机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00多米的顶部风洞处对撞,随后坠落在大厦96层...
凭“工业互联网平台+垂直大模型...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三者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实现怎样的跨越式发展? 8月上旬,苏州协同创新智...
电脑上恢复删除文件有什么方法?... 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误删文件的情况,这时候了解恢复删除文件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
智慧水务:解锁城市水资源管理新...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水资源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
百度智能云,造出了AI时代的擎... 最近,AI领域关于AI Infra,即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讨论越来越热烈。DeepSeek V3.1发...
原创 明...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智能以高端装备自主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布局和新能源...
存储模组:AI驱动景气向上 受... 存储器是数字信息的重要载体,第三方模组厂聚焦广泛细分市场。存储器是IT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板块之一,市场...
NVIDIA驱动更新遇阻?三招... NVIDIA显卡驱动更新对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和图形性能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玩...
第二十三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启... 8月28日下午,第二十三届深圳社会科学普及周在“探见未来:XR电影社科普及”首场活动的举办中正式启动...
动刀搜索“基本盘”,李彦宏摊牌...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财天COVER) 大约两个月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给高管们做了一场主题为《求...
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观测 记者28日从清华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成功观测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为保护脆弱...
“1+N+X”,让更多“好想法...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强化8项基础支撑...
信息通信和音频算法有什么区别?... 信息通信与音频算法存在诸多区别,信息通信主要侧重于数据、信号等在不同设备、系统间的传递与交互,构建起...
重磅政策来袭,AI+农业机器人... 近日,农业机器人迎来重磅利好政策,国务院8月27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文件...
卫星互联网板块8月28日涨2.... 证券之星消息,8月28日卫星互联网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93%,臻镭科技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
杭州网世医疗场景解决方案,助力... 在医疗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医院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杭州网世科技深耕医疗行业数字化服务,面对医...
青少年走进科学营 提前体验“大... 抓住暑假的尾巴,一群“好奇宝宝”来到了南开大学,住进大学宿舍,感受“早八”上课的匆忙,在高等学府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