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经标志物检测作为大脑发育及神经细胞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神经细胞如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等的标志物都有哪些,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1. 神经干细胞标志物
胚胎干细胞或iPS可诱导发育成神经干细胞,它们表达重要的标志物,如巢蛋白,SOX2等,而神经干细胞可进一步分化成神经胶质祖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
2. 神经元
神经元标志物可用于样品中的不同神经元细胞的特异性鉴别。β3-tubulin 微管蛋白为主要的神经元标记物,于胎儿时期高表达,而后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下降,在外周神经系统持续高表达。另一个常见的标记物为微管结合蛋白 2(MAP2),参与调节微管和稳定细胞结构,细胞器运输等。
3. 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能支持神经网络,可表达神经递质受体,在神经元交流中发挥重要重要,一般是由神经胶质祖细胞分化而来,表达标志物GFAP,S100B等。
4. 小胶质细胞
小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可吞噬异物和细胞碎片。还可以激活促炎细胞因子,如 IFN-γ、IL1-α 和 TNF-α。小神经胶质细胞还可合成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以应对损伤。IBA1 是一种钙结合蛋白,特异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参与肌动蛋白交联和迁移。一些常见的标记物还包括 CD11b,CD68 等。
5. 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支持和隔离神经元,形成髓鞘。它们由神经胶质祖细胞中分化而来。NG2,OLIG1,MBP,GalC 等重要标志物可用于鉴别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碱性蛋白(MBP)在少突胶质细胞内合成,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
我们通过LetPub科学基金查询系统共检索出中国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近10年的537个基金项目。在此,对神经标志物关键词的检索,可以更好地分析往年中标基金的趋势和了解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神经标志物领域相关的近10年基金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基金金额也在不断上升,2020年高达209204.5万元。
中国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基金项目统计:
大数据分析
检索数据库:Medline
检索工具:文献鸟/PubMed
检索时间:2024-02-22
检索词:Neural markers and [China]
近年来,中国已经发表了2792 篇Medline收录的神经标志物研究的相关文章,其中,2020年发文259篇,2021年发文257篇,2022年发文336篇,2023年发文338篇,2024年最新发文85篇。我们对其收录的所有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了解神经标志物的研究热点。
神经标志物研究中国活跃的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发文76篇,复旦大学发文69篇,中南大学发文44篇,浙江大学发文41篇,空军军医大学发文40篇。
神经标志物研究中国发文数量医院排名: 华山医院发文位居首位,发文35篇,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4篇),西京医院 (24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3篇),华西医院 (23篇),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篇)。
神经标志物研究中国作者发文期刊:
从发文来看,发表来自中国神经标志物研究文章数量较多的期刊有Neural Regen Res (IF=6.1)、Sci Rep (IF=4.6)、PLoS One (IF=3.7)、Neurosci Lett (IF=2.5)、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IF=3.1) 等。其中,本刊Neural Regen Res (2022最新IF=6.1) 发文144篇,位居第1。
神经标志物研究中国活跃的学者及其关系网
神经标志物研究中国的活跃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Wang, Xiaoqun (王晓群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Zhong, Suijuan (钟穗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Wang, Wei(王伟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Dai, Jianwu(戴建武教授);中山医学院的Xiang, Andy Peng 等在该研究领域较为活跃。还有更多优秀的研究者,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出。
注:大数据分析可能存在误差;且仅为学术交流用。
分析软件:https://www.storkapp.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