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快建设“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
儋州广播电视台
2024-02-25 15:38:16
0

原标题:海南加快建设“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

连日来

海南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

👏

三亚“电子加速器”让藜麦增产约10%,解决传统育种难题;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总进度完成近80%;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在文昌成功发射……

2月23日19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图源于新华社

“温度”“深度”“纬度”

是海南的优势所在

而其所指向的

“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

既是海南科技创新的重点课题

也是攸关中国发展的战略命题

近年来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

全国一流种业、深海、航天

创新力量在海南集聚

形成了比较优势

海南正抢抓机遇

着力发挥“三度”优势

推动“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

逐步成型

成为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

重要抓手

新平台

“南繁硅谷”成种业创新标杆

“搞南繁育种,科研人员都是抢着来的。”近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员刘毅,带着从实验室培育出的200份节水抗旱稻“样板苗”,来到位于陵水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加代”。

“抢”,体现出时间的急迫——在上海,水稻一般一年一季,而如果春节期间在海南插秧,四五月便可收获一季。通过上海与海南的轮番种植,一年就能“挤”出两季稻。刘毅说,曾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节水抗旱稻,就是从陵水光坡镇米埇村的15亩田起步的。

“如今,它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刘毅的话语里充满期待,这次他们带来了耐高温、耐盐碱、抗除草剂的稻苗,希望培育出更多优良性状品种,以适应更多复杂多变的环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

得益于良好的光热条件,南繁成了科研人员心目中的“育种圣地”。据统计,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经历过南繁,占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

海南加快推进南繁基地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南繁硅谷”已建成全国数量最多、空间最大、体系最全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成为种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标杆。

工作人员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彩色稻田内劳作。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新动能

“蓝色经济”破浪前行

2月22日,距离三亚市约90公里的崖城13-1气田所在海域,“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水上生产组块吊装正在昼夜施工,截至目前,二期工程总进度已完成近80%。接下来,新平台将与崖城13-1气田原有的3个海上平台连接,海南海域首个“四星连珠”海上天然气田生产集群初见雏形。

位于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于2021年6月建成投产,是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拥有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深海一号”大气田。图源于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经理刘康介绍,“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年产量可再提升50%,达到年产天然气45亿立方米,为海南的天然气供给提供更稳定、更充足的保障,对于提升我国能源自给率意义重大。

不断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蓝色经济”正破浪前行。而激发“蓝色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两船两器”“深海一号”“海洋立体观测网”和“海洋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深海装备在海南落地和运行。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载人潜水器频频自海南出发探索深渊,近3年,我国载人深潜的潜次占全球半数以上,其中万米深潜次数和下潜人数稳居世界首位。

海南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力量主要聚集地,为国家深海战略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战略服务保障。

新融合

加快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备受瞩目,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商运载火箭发射能力。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图源于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海南制定了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展促进政策,借助海南自贸港优势,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加快推进“三区三链”(发射区、起步区、旅游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发展和“航天+”产业体系构建,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冲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加快推进火箭产业园、星箭超级工厂建设,快速形成低成本批量化制造能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创新。同时,加快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让商业航天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海南自贸港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一粒种子,到无垠海洋,再到浩瀚宇宙,海南以科技创新赋能‘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落实壮大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任务和理念至关重要,是确保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平台、载体和抓手,更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必由之路。”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认为。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生物育种、海洋观测、卫星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继续做大做强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服务自贸港建设和国家战略。

来源:海南日报

本期编辑:吕玉艳

审核:傅光锴

儋州广播电视台期待与您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

一路有你,传递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借人工智能东风,嘉兴重塑制造新...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刘 扬 从“大模型”到“科学智能”,从“...
132196-66-8,3-乙... 3-乙炔基嵌二萘概述 3-乙炔基嵌二萘是一种功能化的芳香族化合物,由嵌二萘(Perylene)核心和...
这种插线板早就被禁用了!家里有... 插线板,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到的工具,藏着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安全隐患:使用不当,很可能成为家庭火灾...
【2025数博会】安恒信息携多... 来源:贵阳新闻网 作为数字安全领域的领军者,安恒信息携多款产品亮相2025数博会专业展。 步入安恒信...
英伟达AI增速或放缓,芯片巨头... 近期,英伟达公司发布的财务预测信息在市场中掀起了波澜,预示着人工智能领域在经历了两年的飞速发展后,其...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原创 手... 在手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性价比”早已不是低配的代名词,而是性能、体验与价格的最优解。尤其2025年...
矩子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矩子科技(30080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2.95亿,这只未来独角兽被六... 作者 | 铅笔道 直八 前天晚上,有个芯片未来独角兽被卖,或者说是六折出售(与2021年估值相比)。...
百川畅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百川畅银(300614)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中移动杨杰:数据的规模质量是加...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发表主旨演讲。杨杰指出,新...
全球首次!中国研发脑机接口完成...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8月28日宣布,该院传...
暑期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 ... 今年暑期,全国多地科技馆人潮涌动、一票难求,一些科技馆观众接待量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全...
海光信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光信息(68804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处理...
OpenAI系人才“回流”成潮... 在硅谷的AI界,一场无声的人才争夺战正在上演。令人意外的是,尽管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不惜...
谷歌一年内裁撤三分之一小团队主... 近日,据CNBC报道,谷歌在其内部全员会议上透露了一项重大人事调整信息。人力分析与绩效副总裁Bria...
华熙生物公布“重组XVII型胶...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及其应用”专利公布。 ...
百度智能云百舸5.0:筑牢AI... 在人工智能领域,关于AI基础设施(AI Infra)的讨论正逐渐升温。近期,DeepSeek V3....
三星九月战火升级:Tab S1... 九月,科技界的战火一触即发,华为与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余温未散,三星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加入战局。据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