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星座建设东风,星测未来要给卫星做智能化升级
猎云网
2024-02-26 15:53:46
0

原标题:乘星座建设东风,星测未来要给卫星做智能化升级

商业航天时代,星座建设正加速推进产业链条的商业化进程。

今年1月份,核心团队出身于清华大学“天格计划”的星测未来,将其第十三颗卫星载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入轨。

这次发射对于成立于2020年的创业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节点。相较于创业最初时期,此时的星测未来,已经不再单纯地为火箭升空而激动了。当下的重心,是要加速推动产品的批量化释放。

星测未来业务围绕在卫星的边缘端数据采集的探测载荷以及做高性能处理的载荷研制。基于高性能星载异构计算和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提供高性能天基算力平台解决方案,赋能通讯、遥感和科学实验等整个航天产业链及航空、地面场景的其他高端装备领域。

创立至今,星测未来不仅被科研院所和商业卫星客户关注,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截至目前,星测未来已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者阵营中包括真格基金、启迪之星、奇绩创坛、同创伟业、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用友幸福投资等知名机构。据悉,星测未来的新一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星测未来联合创始人兼COO曹德志称,“星测未来的大目标就是把算力作为基础要素融合进星座建设中去。”

清华创业团队,要让卫星智能化

星测未来的成立大概要追溯到2016年。彼时,清华启动了基于立方星开展空间伽马暴探测的计划,后来逐步成长为清华大学知名的学生主导科技项目——“天格计划”。

“天格计划”,最初由来自工物、物理、航院、电子和机械等院系的同学组成,星测未来的几个联合创始人仓基荣、曹德志也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

能够做出创业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2018年,天格计划首颗卫星载荷升空。2019 年,创始团队意识到商业航天“未来是五年、十年的一个长周期的、有上升空间的发展行业。”在马斯克星链接连发射成功的“刺激”下,工物系的几位师兄弟正式开启创业历程。

彼时,做卫星载荷的还是大学及工程院所的科研任务,卫星星座在外界看来还是一个长周期的任务,星测未来不可避免地遭受质疑。但随着客户的肯定,以及星链的发射,卫星边缘计算载荷在商业化与工业化存在着非常高的可行性。

星测未来依托低成本的天地一体化元器件筛选体系和领先的在轨边缘计算技术,打造了天基智脑,加速功能卫星向智能卫星转变的技术变革,从芯片筛选、载荷研制、星上智能应用三维度推动卫星产业整体降本增效。

卫星的智能化升级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更能够直观感受。曹德志表示,若以遥感卫星当中图片的处理能力来衡量智能化水平,可以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是对原始数据的压缩,在承受一定损失的条件下,将数据的价值进行浓缩,从而加速卫星的信息传输;第二层是信息的筛选,有些数据传到地面上也没有价值,如果能在卫星上进行提前筛选,更能够提升信息的价值;第三层便是数据的应用,如果卫星能够捕捉到的特定认知,数据在卫星上就已经完成处理,就能够实现关键的信息或情报的智能化应用。

据了解,星测未来有三大核心产品:星测、星溪和海月。星测是以测量为目的的产品系列,采用科学载荷与卫星搭载的低成本模式,基于自研的ECU系列数采和控制单元、“笼屉式”可扩展架构设计和高通用的技术方案,灵活适配多样太空实验业务并提供全流程载荷解决方案,构建高可靠、低成本的太空实验平台。

星溪,谐音与“信息”相同,定位为天基计算智能载荷,通过创新的超异构计算体系和软硬件协同加速技术,让卫星具备在轨高效数据处理的能力。

海月是天基计算仿真平台产品,取自古诗“海上生明月”,聚焦星上智能处理场景,提供星上载荷控制、数据收发、软件处理等星上处理全链路模拟的天基计算地面仿真平台,帮助客户低成本、短周期地进行发射前地面验证以及科研教学。

但卫星智能升级也是一个过程,星测未来现阶段产品已经在太空实验、遥感观测、地面仿真测试等场景落地,目前在轨的卫星载荷有13颗,预计2025年智能载荷在轨数量能突破300颗。在商业化进展上,星测未来已经实现营收破千万。

卫星涌向太空,打开商业化前景

“卫星边缘计算处在一个交叉领域。”曹德志称,“一方面,要对航天的这个属性要有本质的了解,不管把什么东西从地面上发射到太空,并让它在太空能够正常和顺畅地运转工作,它就需要克服包括高低温真空实验,包括震动实验、抗浮噪加固等必要的经验。”

当然,技术还只是最基础的门槛,对于卫星边缘计算,还存在更多地来自商业化维度的挑战。据曹德志介绍,产业现阶段的商业化的路径是先以军方用户为主导,再逐步扩散到体制端,然后才是民用端。在交付过程中,还要考虑风险质保、后期运维等问题。

不过,商业航天赛道正在起飞,星测未来作为第三方卫星智能载荷研发商的表现机会,已经来了。

中国卫星星座建设正在提速。据相关报道称,2021年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将打造一个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上海垣信卫星也承担了“G60星链”卫星互联网项目,计划将超1.2万颗卫星送入轨道。

曹德志说,开始一次创业,天时、地利、人和要齐备。星测未来当前业务的开展的目标,一是面向高校科研用户群体,做太空环境科学研究相关的探测设备,另一个,正是整个卫星星座建设浪潮中,面向卫星公司及下游应用客户,基于高性能处理,提供卫星在边缘端数据的价值挖掘。

在中国商业航天在基建期,卫星产业的商业化机会在于助力降本增效,产品定型后,需要依靠工业化和规模化来提高量产交付能力。在商业航天的运营期,就需要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才能在其中寻找更多商业化的机会。

卫星将要成群结队地发往太空,卫星产业的商业化情景已经不遥远了。下一阶段还是要基于已经发射的和即将发射的产品,开展星上的处理和服务应用,能够让用户感知到智能化的计算能真正地对客户业务提供支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星... 今天咱唠唠一个超有意思的研究,和宇宙生命起源有关!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搞了个大事情,模拟太空极端环境,合...
6000亿寒武纪,可以开香槟了... 文 | 本原财经 5.42亿年前,雪球消融,显生宙初启,地球演化漫长岁月中第一个生命多样性大爆发时...
9月1日起,强制执行!看到可立...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施行。划重点:接下来,...
原创 王...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句古老的成语如今在现实中有了新的注解。如今的空间站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制,...
宏工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宏工科技(30166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滨海新区“一月一链”专利产业化... 近日,滨海新区“一月一链”专利产业化系列推动会——轻工业产业专场活动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举行。滨海新...
豪鹏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豪鹏科技(00128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知乎开源“智能预渲染框架” 几... 近日,知乎在Gitee平台开源了其自研的鸿蒙“智能预渲染框架”,并将该框架的Har包上架到OpenH...
民爆光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民爆光电(30136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轮胎也成了新能源刺客? 这对新鲜出炉的锻造大轮毂,属于刚刚上市的小鹏新一代P7车型的可选配置,直径达到了21寸,轮辐结构基于...
智算“入海” AI大模型催生辽...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灵龙’,哪片海风浪比较大?请通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船只。”近日在青...
苹果iPhone 17全系价格... 苹果即将在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 1 点召开秋季发布会,毫无疑问,新一代 iPhone 17...
英伟达与农业机器人公司合作,推... 英伟达近期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合作,携手农业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者Carbon Robotics,共同推...
“人工智能+”行动确定6大重点... 记者8月26日获悉,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2025数博会】828精选A... 来源:贵阳新闻网 作为第四届“828 B2B企业节”活动之一,8月27日,828精选AI企业应用方案...
山东威海:重塑招商引资模式 驱...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科创中国) 威海市重塑招商引资新模式,利用资源整合的“乘法效应”,催生更多新...
3D打印或能让瘫痪者恢复行走 ... 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加持,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 ...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站... 今天(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建成以来,...
英伟达联手农业机器人公司推出激... IT之家 8 月 29 日消息,英伟达(Nvidia)宣布与一家农业机器人公司达成出人意料的合作,后...
Steam数据用量异常解决方案... 近期,Steam这一由Valve公司倾力打造的全球数字游戏发行平台,在用户群体中反馈了一个普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