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快递新规落地后要求送货上门,对消费者始终是好事。
像天猫和京东为了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最近都在大量招聘快递员。比如菜鸟速递在全国招聘6000名快递小哥,据说月收入能达到七八千,最高的1.5万以上。
同样,京东物流近期也在大力招聘,启动了“万人招聘”计划,提出今年上半年将吸纳2万名新员工。当然,这两万人里面不全是一线的快递小哥,也包括基层管理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等。
物流是电商的命脉,现在天猫京东都扩招人手,就是想把送货上门这件事做好。其实透过这件事也能看出,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电商平台顾虑的越来越多,以前只是强调低价,现在低价还不够,还得搞好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满意。
比如最近京东还传出来一条好消息,平台的包邮服务进一步升级了,目前已经有90%的第三方商家支持最高满59元包邮,预计到本月底普及包邮。而像家电、厨具等大件,合计13个品类的商品,则是一律包邮。
还有另一家电商平台唯品会,前几天刚公布了去年财报,GMV达到2080亿,同比增长9.4%,还吸引了760万SVIP活跃用户,贡献平台45%的消费。这份稳中有进的成绩背后,不仅在于好货好价,也因为唯品会的服务好。
比如新规要求的送货上门,唯品会拉着顺丰几年前就实现了。更令消费者满意的是,连退货换货也支持这项服务。唯品会的优势就是穿戴品类,去年GMV增长了24%,网购衣服大小不合身很正常,而换货上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唯品会做的是品牌特卖生意,平台专门成立正品鉴定中心,同时与中国中检合作,引入外部的权威质检体系,像高价值珠宝和鞋履等商品,都要经过多次交叉鉴定才上架,让消费者更放心,这也是平台服务好的体现。
所以说,从几大电商平台的动作里,能窥见当下转变的电商风向。大家强调送货上门,强调用户体验,实则是在围绕着消费者竞争。
出现这样的变化,其实在意料之中,一方面是国家不断出手,引导和规范平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比起体量和规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用户留下来”,以前电商平台是打流量战,现在是“留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