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小红马甲,一手拿着铁夹,一手拎着小桶……最近在很多居民广场,可以看见小朋友组队捡垃圾。看到这个场景,有人立马反应过来——哦,他们在学雷锋做好事。
谁是雷锋?什么是雷锋精神?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他们或许了解得并不深刻,毕竟出生于1940年的雷锋,距离他们很遥远,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说一句善意的提醒开始,“雷锋精神”已经在年幼的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雷锋精神,其实还有很多打开方式。
学雷锋,是认识一种精神
3月第一周,在杭州市滨和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每年学校里总要开展“小雷锋养成记”主题系列活动。
怎样传承雷锋精神?首先要走近雷锋。学校各班举行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大家一起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个人事迹。
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了解到,原来雷锋曾经帮助战友学习知识,为病友送过月饼、送过饭。学雷锋并不是做一件好事或者做一天好事,而是做一个一辈子都有善心能善行的人。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学雷锋活动,更应该融入日常,为同学、老师、家人甚至是路人做一件好事,就是将雷锋精神传承。
学雷锋,是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雷锋精神在新学期伊始的校园内,总能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衢州龙游县西门小学开展“追‘锋’少年”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们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奉献精神。凤梧学子化身小小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敬老院,为需要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擦拭共享电瓶车、为养老院的老人送饺子……他们将雷锋精神与感恩相融合,以爱促志,用全新的视角,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出新时代好少年的风采。
学雷锋,是一句善意的提醒
对于金华市南苑中学七(11)中队的同学来说,赴金华市科技馆当一天志愿者,是走近雷锋的方式。
活动当天,同学们先在金华市科技馆大厅集合,领取志愿者马甲,接受岗前培训。记好各项目注意事项后,到达指定楼层开始志愿服务。
“小朋友,电梯口危险,注意安全!” 这是小王同学志愿活动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活动中,他始终坚守岗位,热情、耐心地服务游客。
“你好,请问哪个项目可以体验地震的力量?”
“你好,请问‘探索与发现’展区往哪里走?”
“你好,请问小程序怎么预约?”这些是七(11)中队志愿者们常被问到的问题。为了解答好游客疑问,他们做好引导,主动向工作人员学习经验。
除了上述岗位的志愿者以外,更多的志愿者忙碌在各个楼层、体验展项、储物柜、电梯口等位置。他们有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有的与游客互动,有的维护现场秩序,还有的一把抱起不够身高的小朋友体验情景式互动,受到游客点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