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轮再融48亿,187亿超级独角兽来了
PE星球
2024-03-08 10:25:14
0

原标题:B轮再融48亿,187亿超级独角兽来了

“首席投资官”旗下新媒体平台,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最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铅笔道

(ID:pencilnews)

作者:祝枝杉

摄影:Bob君

多家跨国公司和VC投了。

最近,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 AI宣布获得6.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6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

投资方有英伟达、OpenAI、微软、英特尔、亚马逊等产业巨头,也有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著名投资人凯茜·伍德等科技名人,还有百汇创投(Parkway Venture)、Align Ventures等知名VC。

作为本次投资协议的一部分,OpenAI将开发AI模型,植入Figure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探索机器人如何为日常生活服务。微软则提供Azure云作为存储、训练AI的基础设施。

Figure创办于2022年,还没有推出商业化的产品,它正说服巨头们和它一起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在Figure的设想中,未来将有数亿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全球的家庭、工厂、饭店、超市、仓库,取代人的工作。

由于技术难度很大,投资人、工程界一直对人形机器人能否成功抱有巨大的怀疑。虽然很多工厂或仓库早就使用了机械臂、机械手,但它们并不是人形机器人。因为这些单独的机械臂、机械手是为完成特定的工序而制造的,它们仅需完成简单动作,而人形机器人要执行的任务复杂得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让人形机器人拿起一颗螺丝。首先,它要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其次,它要移动到螺丝附近。第三,它要精确识别出什么是螺丝。第四,它用手要不偏不倚地完成“拿”这个动作。

还有一个问题,人虽然个子不大,但肌腱、骨骼、肌肉组合之后迸发的力量是相当出色的,稳定性也很强,而体型跟人差不多的人形机器人,它能否有同样的力量,能否稳定?

有投资人表示,必须非常现实地看到,自动化和AI的制约,人形机器人商用还需要几十年。

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很早就研究人形机器人,他非常清楚人形机器人所面临的物理制约,但他觉得,既然物理问题短期解决不了,能不能换个角度,先解决智能问题。也许AI在认知上有了突破,依现有物理条件造出的机器人也能大不一样。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跟奥特曼想法不谋而合。

据环球网报道,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出生于198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农场长大,中学和大学就开始创业。

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阿德科克创办了StreetofWalls.com和Working App两大内容平台。后来又创办了基于AI的猎头公司Vettery。开始没人愿意投资Vettery,他连续3年把自己的积蓄投进去,直到获得1200万美元融资。2018年,阿德科克创立了阿彻航空(Archer),生产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并在纽交所上市。

2022年阿德科克创办Figure,并投了1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阿德科克充满了信念,他同样非常清楚人形机器人面临的物理制约,也清楚轮子是比双腿更成熟的移动部件,但他认为,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为人类而建的,世界上各项事物的出发点也是基于人的形态。如果用轮子或四条腿、四只手做机器人,不仅没有让世界变好,反而是悖人类社会发展而行。

阿德科克信奉智能先于实体,如果AGI(通用人工智能)能实现,后面总有办法。

Figure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模拟在仓库中搬箱子的视频,动作非常慢,只有人正常动作的16.7%,完全达不到能工作的要求。Figure决定如实发布,以免外界对人形机器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未经证实的说法,有的公司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演示视频是调过速并且剪辑的,让外界看起来很酷。也有人怀疑,这些人形机器人的演示视频中,存在远程控制。以Techcrunch为代表科技媒体评估之后认为,Figure发布的视频大概率没有造假。

融资完成后,Figure希望把AI团队规模扩大两三倍,每一两月发布重大更新,还将加快商业化进程,使其机器人能够“处理语言并推理”,最终在五年内实现商用。

今年1月,Figure和宝马达成协议,将人形机器人产品用在宝马的工厂里,但没说具体时间。

你看好Figure的五年目标吗?

操作,版主是按照手机号码的开头数字模式排版的,有你的手机号码前三位吗?非常有趣哦(~0~)

【189】《想做金融?干投行?豆瓣高评分的13本金融书籍,你读了吗?》

【188】《徐小平:若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 我会花在PR上》

【187】《专业LP评价GP公司的18个能力层级》

【186】《让VC们血本无归,朱元璋是个极其失败的CEO》

【185】《如何与混金融圈的人做朋友:如果有投行的 请介绍给表妹》

【158】《是中国VC和创业者太笨吗,为什么硅谷和纽约的VC创业者不怎么需要FA?》

【156】《某女VC暴强经历:被骗2.3亿一声没吭默默承受,最后平和的赚回来20亿》

【155】《中国GP最喜欢“机构型LP”:富有个人遭嫌弃,母基金称王》

【153】《王岑:消费投资不是研究出来的,要大胆的去泡吧或唱K消费》

【152】《50后阎焱、60后沈南鹏、70后张磊…15位顶级投资人背后的学历大揭秘》

【139】《多彩人生!26岁中国前投行女孩,走56国,最爱印度,朝鲜》

【137】《投行系统的三类人:闲杂人等、逗逼们、螺丝钉》

【136】《用泡妞术解读私募、并购、上市、风投、天使》

【133】《沈南鹏:如果投资人只有3%的意愿投你,也要用100%的努力去说服对方》

关于我们

关键词:PE、VC、GP、LP、天使投资、投行

行业覆盖:互联网、TMT、文化娱乐传媒

健康医疗、节能环保、消费连锁

休闲、教育、物流、农业…

PE星球

长摁二维码关注我的视频号

合作、投稿

请加微信/QQ邮箱:2050009482

WeMedia自媒体联盟签约成员

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头条

一点资讯、网易号、百家号、搜狐号

通过以上平台搜索“豆虫财经”同步收听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首席投资官”官网

▼ 点击“阅读原文”,登陆官网:http://nicepe.com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