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原始信源是美联社,说是美国私营航空公司——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AL),在当地时间1月8日这天,用“火神号”运载火箭朝月球发射的“游隼号”探测器,极有可能没法完成原定软着陆月球表面的任务了。因为“游隼号”探测器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导致其携带的燃料“严重损耗”,剩下的燃料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在月表软着陆了。
尽管UAL只是一家私企,其技术水平并不能代表美国航天的整体水平,尤其是美国航天的国家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水平,但考虑到“游隼号”任务毕竟是美国时隔52年来发起的第一次登月任务,所以不难预见,它的这次失败,多少还是会给美国航天界,尤其是美国航天目前正加紧备战的“重返月球”项目——“阿尔忒弥斯”计划蒙上一层阴影的。
而现实似乎也是在朝着大众普遍预想的这个方向发展的。就在“游隼号”登月任务宣告功亏一篑的坏消息传出之后,同样是在当地时间1月9日,NASA在当天召开简报会上宣布,原定于2024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任务,将推迟至2025年9月。原定于2025年进行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目前则被推迟到了2026年9月。唯一没有跳票的是“阿耳忒弥斯4号”任务,将仍按原计划于2028年9月进行。
不过,考虑到“阿耳忒弥斯4号”系第二次载人登月计划的性质,这本来也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其重要性远不及排在它前面的2号和3号。所以别看NASA现在还把“阿耳忒弥斯4号”挂在原定的时间表上,要是2号或3号任务到时候出现点什么阴差阳错,“阿耳忒弥斯4号”任务届时肯定也得跟着推迟。
除了志在带美国人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之外,NASA的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可能也要间接受到这次“游隼号”登月任务失利的影响。早在去年9月,一名叫杰夫·格姆林 (Jeff Gramling)的NASA官员就曾对外透露,NASA正计划暂停他们的火星取样任务,因为重返月球项目已经挤占了NASA太多的经费,相关计划严重超支,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费用可以腾给火星取样任务了。而如今“游隼号”登月任务失利的消息传来,对于任务经费本就捉襟见肘的NASA火星取样任务,无疑是雪上加霜。
前面提到的这则消息,是我群聊里的几位年轻同志在讨论“游隼号”的任务失利时无意间提到的。先是有意叫停火星取样任务,再是“游隼号”的登月失利,然后是“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双双推迟,这一连串有关美国航天的坏消息如同连珠炮弹般不断砸来,听得这些年轻人在群聊里不住地感慨:
“本以为阿美也就是在载人登月这块有可能被老中捷足先登,这下搞不好可能连火星采样都要落在我们后头了。”
在“游隼号”登月失利的消息传来之后,我在微博上刷到了一张不知道是哪位网友制作的对照图。
这张图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拟人化的美国在嘲笑2023年登月失败的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笑死我了,你可是当年那场太空竞赛里除了我之外的唯一玩家啊,这怎么现在变个轨都能变歪了呢?”
对此,拟人化的俄罗斯只能面无表情地表示:“我们就是太久没上去了,手艺生疏了。”
下半部分则是拟人化的俄罗斯在嘲笑2024年登月失败的美国“游隼号”探测器:“笑死我了,你可是当年那场太空竞赛的最终赢家啊,怎么现在连月球轨道都还没摸着就寄了呢?”
对此,拟人化的美国也只能面无表情地表示:“我们就是太久没上去了,手艺生疏了。”
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精神,我随后又在外网上搜了一下印度人对于“游隼号”登月失利一事的看法,结果不出所料,印度人对这事果然是异常地关心。在《印度斯坦时报》的官方YouTube账号上,印度人使用了《NASA登月任务“功亏一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是如何让"月船3号”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的?》这样的字眼来为他们的相关短视频拟标题。而在这段短视频的评论区下方的340条留言里,许多印度网民都使用了这样的语气来形容此次“游隼号”登月任务的失利:
“大家不要取笑NASA啦,即使强如我们印度的ISRO,也是在经历了‘月船2号’的挫折之后,才在‘月船3号’上取得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加油啊阿美葛葛。”
“登月这事我们印度人熟啊,没有人比我们更懂你们美国的难处了,阿美啊,祝你们下次好运吧。”
“我就说我们的ISRO远胜于NASA吧。向ISRO致敬!”
“我们的ISRO真是太强啦!”
“作为一名印度人,我会为美国祈祷的,希望它下次的运气更好点吧......这与哪个国家无关,这和它们尝试了多少次也无关......这是关乎全人类的大事......我们印度已经向全世界分享了我们的探月数据,希望美国也能学学我们,不要像中国一样......只把登月当成是他们自己的事......作为一名印度人,我现在更敬重我们的ISRO了......”
“爱来自印度,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美国……”
“我们的ISRO,天下第一啊!”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在看完这些印度网民对于美印两国的航天科技的种种评论之后,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知乎上看过的一个问题:《蒋介石晚年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其实打仗很菜?》。关于这个问题,其中有一位网友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恰恰相反,老蒋晚年才发现其实自己不菜,国军其实也没他想的那么废。麦克阿瑟领着16路联军,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揍成那熊样,连跟教员交手的资格都没有,彭老总就把他收拾得怀疑人生、打得他生活不能自理了。抗美援朝说是打了3年,实际上双方真正交锋的时间也就一年,剩下两年都是在拉锯。你回过头瞧瞧人家老蒋,在1949年之前好歹还硬抗了解放军4年了,最后是经历三大战役大大小小百十来仗才输掉的,他比麦克阿瑟不强多了?他有什么可觉得自己菜的?”
“打输了渡江战役后的蒋介石会觉得他自己是个战五渣,得知志愿军五次战役血战联合国军蒋介石会觉得他自己是个军事家,那听到把美军逼回了三八线以南的消息之后的蒋介石呢?没准就觉得他自个儿是个用兵的奇才了。”
如果我们将这样的逻辑,套到如今获知“游隼号”登月失利一事的印度网民的头上的话,那么我想,在过去这些年来,他们的心路历程就应该是这样的:
2014年9月,“曼加里安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印度成为亚洲首个成功部署火星探测器的国家。此时的印度:(志得意满)
2019年9月7月,“月船2号”所携带的“维克拉姆号”着陆器在尝试软着陆月球表面时,在距离月表上空大约2.1千米处丢失信号。国际航天界普遍怀疑,“维克拉姆号”着陆器已经坠毁。此时的印度:(怀疑人生)
2019年12月2日,NASA的轨道飞行器拍到并公布了印度登月着陆器在月表的残骸照片。此时的印度:(嚎啕大哭)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并完成月壤采样。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月壤样本成功带回地球。此时的印度:(怀疑人生)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成功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轨道。此时的印度:(怀疑人生)
2022年7月2日,德国《图片报》发布了对时任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的专访。尼尔森在采访中以无比气愤的语气向德国人抱怨:“中国是靠盗窃我们美国的技术才得以加入这场太空竞赛的!”此时的印度:(若有所悟)
2022年7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成功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送入轨道,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此时的印度:(怀疑人生)
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成功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送入轨道,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至此,中国空间站的组合工作宣告圆满完成。此时的印度:(怀疑人生)
2023年8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处正式对外宣布,俄“月球-25号”探测器在月表撞毁。时隔47年之后,俄罗斯的首次探月任务终以失败告终。此时的印度:(重拾信心)
2023年8月23日,“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印度因此成为了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世界上第4个将本国的探测器成功送上月球表面的国家。此时的印度:(志得意满)
2024年1月9日,“游隼”月球探测器因为推进剂损失严重,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完成月球软着陆。时隔52年之后,美国的首次“重返月球”任务终以失败告终。此时的印度:(欣喜若狂)
我原以为,在航天竞赛这场逐梦星辰的大局里,坐在对面陪我们青梅煮酒的,要么是曹操,要么是刘备。可谁曾料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等放下筷子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原来一直陪我们谈笑风生的,搞不好可能是来自南蛮的孟获。
行吧,孟获就孟获吧,我也不挑了,不管是谁,反正有人能陪我们品青梅、剑煮酒、论英雄,这终归是件好事。印度能支棱起来也算是他们的本事,对弈最怕的就是碰不到对手,有压力才有动力,有竞争才能进步,有对手总比没对手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现在的美国之所以混成这幅德性,当初崩得太早的苏联起码得负一半责任。而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好歹是不用为没有敌国外患而发愁了。就算假以时日我们把美国给下赢了,这不还有个印度肯继续陪我们玩下去吗?
中华民族已经在苍茫天地间傲行了5000年了,我们要想在星辰大海里再遨游5000年,没有对手是不行的。人想走得快就不能没朋友,人想走得远就不能没对手。一个合格的对手,有时比一个体贴的朋友更难能可贵。
往后美国要是真拉了,欧盟那边也半死不活的话,我倒是真希望印度在航天这块能后起直上,把西方航天空出来的生态位给填补一下。虽说我们怎么着都得奔着赢面去,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把牌面打成碰碰胡,而不是清一色。要是往后十几二十年,都只有我们中国航天在浩瀚宇宙的征程里默默前行的话,那这场面也太孤独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