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知道答案
创始人
2025-04-22 13:40:56
0

题图:伏羲女娲

周口店北京人是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如果非洲现代智人是中国人的祖先,那为什么我们的肤色不是黑色?

哪些驯化的动植物是土生土长的,哪些又是外来的?它们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什么影响?

中国的各个族群是如何诞生的?

他们在中华大地上是如何迁徙的?

世界各地的族群与中国人有亲缘关系吗?

基因知道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文系中信出版集团新书《无字史记》作者自序。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崇敬自己的祖先,并通过对共同祖先的认同和纪念,来凝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崇敬自己的祖先,并通过对共同祖先的认同和纪念,来凝聚族群,守护文化。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从哪里来?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我们希望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从百万年前开始,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古人类,遗憾的是,在甲骨文出现之前,远古祖先的事迹只能靠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来口耳相传,真伪难辨。

幸好,现代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的遗憾。以分子遗传学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告诉我们,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祖先有着怎样的面貌,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迁徙的,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动植物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的。

这是一部刻在基因上的祖先秘史,翻阅这本无字史记,我们会知晓自己的基因之根和文化之根,于无字处闻惊雷。

基因知道答案

文 | 波音

来源 | 《无字史记》

历史学家有一个烦恼,越回溯过往,能够找到的史料就越少,就越难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个烦恼同样折磨着考古学家,他们面对没有文字材料出土的考古遗址时,经常感到困惑,这个遗址到底对应史书中记载的哪个族群、哪个城镇呢?相比前两者,古人类学家更容易发出“我太难了”的哀叹,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文字还没有被创制出来的史前时代,不论是远古化石还是石器,都不会有只言片语留下。

偏偏对人类历史来说,很多影响深远的事件,都是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发生的。例如,古人类数百万年间进化与迁徙的历史,几乎都隐藏在无言无字的迷雾之中,只能依靠凤毛麟角的遗物略窥一二。人类主要的农作物、家禽家畜的驯化,航海技术、制陶技术、冶金技术、建筑技术的发明,都是在文字发明前很久就诞生了,很多时候,后人只能在传说故事中胡乱写上一个名字,作为这些技术的发明人,不能当真。

再往后,即使进入了文字时代,海量的信息仍然没有被记录下来,或者虽然被记录下来了,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失了,“焚书坑儒”即是典型事例。更有甚者,并不是每一个古代记录者在写作的时候都能够认真负责。有些古人出于某些目的,甚至故意篡改和伪造历史,比如成王败寇,赞美胜利者,贬低失败者。

除了真伪难辨的文献资料和沉默不语的考古证据,我们就没有办法触摸更多的历史真实了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领域上演了一场神奇的跨界大戏,分子生物学闯入了原本属于古人类学、历史学与考古学的领域,以古今人类和动植物基因为样本,通过基因分析与比较,揭示了过去常规研究方法无法涉足的历史真相,尤其是提供了史前时代古人类迁徙历史的细节。

基因为什么能够揭示历史?分子生物学家是如何做到的?

简要地说,生物基因在不同代之间既有遗传,也有少量的变异。通过基因比较,可以得知不同人、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是近还是远,两者的共同祖先大概出现在什么年代。这样,同一时代的不同人群之间就建立了联系,不同时代的古代人群与现代人群之间也建立了联系。

比如,人类的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父系遗传的,一代代的父亲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一种细胞器(线粒体)上的基因是母系遗传的,一代代的母亲传递给自己的女儿。因此,通过比较Y染色体,我们知道同一时代不同男性之间的亲疏远近,从而知道古代男性与现代男性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而推测历史上男性群体的迁徙过程。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也有类似的规律。再进一步,由于许多动植物的驯化和传播是与特定的古代人群及其迁徙挂钩的,因此对驯化动植物基因的研究,也能够揭示大量的人类历史信息,特别是关于古代农业、畜牧业、游牧业的信息。

就这样,分子生物学涉足了历史学,分子生物学家变成了历史学家。

在笔者读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当“文革”结束后下放劳动的老一辈地质学家回到学校时,发现地质学的理论世界已完全变了,板块构造学说重构了整个地质学理论体系。也正是在笔者上大学的20世纪90年代,人类单一起源的“走出非洲说”进入大学课堂,以基因研究为基础的人类起源与迁徙的新学说震撼了古生物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界。

分子生物学的“跨界打击”,对于史前历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领域是一次重塑,其影响不亚于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质学的影响。过去学者对于古人类骨骼的对比研究、对于石器的对比研究、对于陶器的对比研究所产生的成果,虽然也非常有价值,但很多成果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视角下重新检验、重新诠释。很多过去的研究成果依然可能被证明是有效的、准确的,但也会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被证明是错误的。

在古代史书和考古遗址之外,分子生物学家又翻开了一本“无字史记”,并把上面的基因密码翻译出来,使我们对人类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祖先的起源、进化、迁徙和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除了基因研究,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也实现了“跨界”,这些新的科学手段在人文学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多新发现。人类和动植物在活着的时候,会从环境、食物中吸收特定的元素,从而在死后的骨骼、牙齿、茎秆上留下元素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科学家能够推测他们/它们过去生活时代的环境、所吃的食物或吸收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历史。

运用基因、元素这些高科技手段研究古人类、考古、历史最大的好处,可能就在于它们的真实性。史书是古人写就的,那些内容可能会因有人随意取舍、记忆有误或者心存故意而偏离历史真实,但基因、元素的研究是科学,以客观而非主观的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得出结论。科学还可以检验,用重复性的操作来检验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准确、正确,从而降低了人为造假的可能与危害。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正在成为人文学科中的“高精尖武器”,并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关于我们祖先的“无字史记”的解读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上面记载了关于祖先的物种起源、族群迁徙、生产生活乃至文化脉络的大量生动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觉起来,国内的外卖大战已经打... 文 | 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所有人都没想到。 正当国内用户因“外卖三国杀”而狂旋奶茶军训胰腺的时候,...
哪个开放式耳机品牌最值得选?十...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开放式耳机品牌未能针对开放式设计的独特需求进行专业的技术研发和调校。数据显示,约9...
自动包装设备生产线厂家的技术创... 自动包装设备生产线的技术创新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包装设备生产线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年轻的事业 青春的对话 本报记者 黄 超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媒介新技术,主流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吸引更广泛的年轻受众?” “《...
数字技术将如何撬动教育变革?这... 通过一组图片到现场看一看—— 5月14日,参观者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上参观机...
河北优科取得搅拌式混料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北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搅...
江西搜到信息技术:AI 搜索排... 江西搜到信息技术:AI 搜索排名的革新引擎,驱动企业品牌崛起 在当今数字化商业时代,AI 搜索正以前...
AI专业创作本典范!华硕Pro... 华硕ProArt创16 2025专为高阶内容创作者、AIGC艺术家和追求品质的高端人士打造,堪称集合...
京东外卖就系统崩溃致歉!用户、... 快科技5月14日消息,今天中午,大量用户反馈京东外卖崩了,出现系统故障无法使用,顾客、商家、骑手均受...
填补国内床垫缓压性能评价标准空... 本网讯(记者 徐旻昊 张雨秋)5月6日,科研人员应用自主研发的床垫人体工程学综合测试仪,进行床垫性能...
无人机新品在蓉全球首发 5月13日晚,在成都交子公园商圈,大疆新品Mavic 4 Pro无人机迎来全球首次发布和亮相。以成都...
AI油田智慧场站建设的技术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场站建设在油田领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智慧场站通过引入A...
三星S22 Ultra开始测试... 【CNMO科技消息】近日,CNMO从外媒了解到,三星S22 Ultra在Geekbench上被发现运...
原创 行... 进入5月,一场关乎家电厂商上半年市场经营的618大促,提前打响。作为“重头戏”的空调市场,各界普遍预...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 ... IT之家 5 月 15 日消息,Neuralink 官方账号昨日(5 月 14 日)在 X 平台发布...
广东鑫信取得绕线机的送线机构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鑫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绕线机...
光伏电站运维培训:这些看似平常... 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光伏电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然而,对于光伏运维人员来说,他们的工...
原创 奥... OpenAI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会因年龄而异。在一次 AI 活...
用激光为气体做“B超” 西安高... 用激光为气体做“B超”?没错!5月14日,记者获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高精度气体监测方面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