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央视点赞!一个大专生造出的机器人,翻了个跟头价值2个亿
创始人
2025-04-25 08:01:55
0

文|瓜田李的猹

编辑|沐语纪史

这应该是今年最值钱的跟头!

2025年2月23日,深圳南山一间实验室里,一个机器人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它就是人形机器人PM01,身高1.38米,此时的它正站在测试区中央,准备做一个机器人从来没有完成的动作。

随着指令发出,PM01双腿微曲,双臂摆动后腾空而起,完成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前空翻后稳稳落地。

当机器人干脆利落完成后空翻,稳稳落地,实验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要知道,这个动作很多人都难以完成,经常在杂技演员的表演中见到。

现在一个机器人将其做了出来,不禁让无数人感叹:科技发展真的太快了。

而且这个空翻动作给了人无数的遐想,既然今天能完成后空翻的动作,明天是不是就能完成其他任务。

直到最后,机器人和人类一般无二,能帮我们做很多工作。

还记得在今年春晚时,机器人表演转手绢,就有很多网友调侃道:

“和平时机器人转的是手绢,等到有人挑事,它转的可能就是加特林了!”

从它的实际价值上来说,当这个机器人空翻的视频传到网上时,立马引起了央视点赞和千万网友的观看。

研发机器人的公司,也因为这个后空翻,顺利拿下了2亿的融资,公司估值飙升至15亿。

看的人越来越多,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个完成后空翻的机器人很眼熟。

原来前不久在深圳街头狂奔,在闹市中跳舞,和“甲亢哥”同框斗舞的机器人都是它。

但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能造出这样“狂野”的机器人的居然是一个大专生。

这个大专生叫赵同阳,大专学历,普通家庭,没有人脉,资金为零。

但他却硬生生在清北天才云集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杀了出来。

9年前,人工智能还没萌芽,机器人研究也没有这么火热,但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前行。

赵同阳就是其中比较狂热的一位,他常年混迹在各大电子技术论坛,有时候和别人分享技术,有时候从别人的想法中汲取灵感。

论坛逛的越多,赵同阳越感觉这一行的大佬很多,自己要学的东西也还有很多。

而独自探索不如一起摸着石头过河,赵同阳想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集众人之力把机器人研究好。

于是他便在“阿莫”电子技术论坛发表了一则招募帖。

没想到还真有人不少人回应,其中一个年轻人更是热情,他不断跟帖,和赵同阳聊的火热。

这个人就是硕士毕业的王兴兴,被誉为“机器人英雄”的男人。

不过当时的王兴兴和赵同阳算是同病相怜,他也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甚至被人嘲讽为“背景屌丝”。

本来两个意气相投的年轻人,可以强强联合,谱写机器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可虽然两人惺惺相惜,但涉及到研究方向的核心却都不想退步,赵同阳执着于双足机器人,王兴兴更在意四足机器人。

最后两人未能同行,但都在机器人道路上执着耕耘。

要说赵同阳萌生研究机器人的想法,还要源于他家庭的重大变故。

2012年,赵同阳刚大专毕业,毕业于株洲师范学院的他,在一众科技大佬中,这个学历真拿不出手,甚至可以说有点寒碜。

以至于他也不知道自己要找怎样的工作,整个人都有些迷茫。

偏偏这个时候,他的至亲之人意外离世,这让赵同阳十分痛苦,于是萌生了能不能用机器人探索永生的想法。

他的设想是,以机器人为载体,将一个人的情感永远保留下来。

但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况且那时候机器人研究环境非常差,赵同阳也只有一个想法。

不过他执行力很强,知道想研究机器人,第一步就是要赚钱。

赵同阳也真称得上是白手起家,他嗅到了当时互联网是一个风口,于是创立了安信可科技公司。

在之后的四年里,赵同阳一边做生意,一边学习,从电路设计到市场营销,成为了一个全才。

而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带领团队四年赚到了一个亿。

虽然生意做的好,但赵同阳从来没忘记自己的机器人梦想,在2016年,他把自己手中的股份卖掉,带着几千万资金杀入了机器人赛道。

但机器人的研究哪有那么容易,不仅烧脑而且烧钱,一个关节的研究就能烧掉几百万的资金。

就这样,还没等研究完成,赵同阳的钱包就捉襟见肘了。

而且最让赵同阳头疼的是,那时候没人敢预言机器人未来的行情,所以都不敢投资。

就这样,赵同阳因为资金断裂中断了机器人研究。

之后他屡战屡败,一连三次都创业失败。

好在2020年,赵同阳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有了何小鹏的注资,赵同阳这次注定要大展身手。

也得益于AI技术的发展,赵同阳终于看见了一点曙光,后来他又招揽到几个清北名校的技术大牛。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性能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终于走进了大众视野。

而且这个机器人的动作越来越人性化,性能也越来越优秀。

这次后空翻,更是直接反映了机器人的无限可能,它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场景能力。

例如说灾害救援、工业巡检、家庭服务,毕竟机器人能做到障碍跨越,在倾斜、湿滑的地面也能保持稳定,还能应对摔倒、冲撞等突发情况。

赵同阳团队研究的机器人,让人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很多人不吝投资,赵同阳终于不用再担心资金问题。

同时他也更有信心,未来能让机器人的体能、运动控制能力基本跟常人差不多,我们拭目以待。

赵同阳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这个瞬息万变的赛道,谁都有可能傲立潮头。

学历、背景都不是主要因素,只要你有梦想和执行力,草根也能逆袭。

参考信息来源:

1.深视新闻:《前空翻机器人爆火出圈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2025-03-07、

2.南方都市报:《用18个月实现量产,在深圳与“甲亢哥”热舞的机器人开卖了》,2025-04-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微软宣布裁员6000人!优化架...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14日,据外媒CNBC报道,微软公司日前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涉及约...
江苏常北宸取得铝管切割后吹屑装...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常北宸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铝管...
我国“三体计算星座”首星发射成... 5月14日,我国航天领域迎来重要里程碑,之江实验室宣布,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发...
逾400家企业亮相大湾区智慧交... 广州5月14日电 (记者 蔡敏婕)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14日在广州开幕,来自...
全省首个方言AI主播亮相忠门镇... 近日,中国电信莆田秀屿分公司与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忠门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署 “数字忠门”战略合作协议。...
AI时代的铺轨人:新华三以自我... 当约翰·济慈在200年前写下“世间没有什么是稳定的,喧嚣是你能听到的唯一音乐”时,他或许并未意识到,...
乐聚机器人孙冬:预计今年下半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5月13日,在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人形机...
宇宙终结或提前?科学家新研究挑... 在探讨宇宙的终极命运时,科学家们长久以来都将目光聚焦于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终点。然而,荷兰科研团队的一...
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 我国太空...   新华社杭州5月14日电(记者朱涵、宋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赋能卫星在轨实时处理对地观测数据,支...
帮企业找市场,罗湖搭建资源对接...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4日讯(记者 李慧 通讯员 卢楚楚)近日,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动区应急管理...
哪款手机好用性价比高?想要稳定... 在日益依赖移动通信的今天,手机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表现已成为用户选购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哪款手机好用性价比...
联发科天玑9400e发布,首发... 今天,联发科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天玑9400e移动平台。 作为天玑9400旗舰家族新成员,天玑9400...
四川和恩泰申请固态硬盘数据预读...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和恩泰半导体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固...
618大促手机销量排名:苹果霸... 【CNMO科技消息】5月13日晚上20点,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今年618大促的第一波活动。5月14...
eSIM 技术产业研讨会举办,...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办的“...
“科技向善 智创未来”,20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5月16日-5月23日,“科技向善 智创未来”2025年宝安区全国...
先全球禁用华为芯片,后召集美国... BIS的管制新规出来了: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已指示BIS执法部门停止执行...
新型合成小分子可“精准杀伤”癌... 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在官网介绍,该中心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设计并...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连续安全运...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 记者今天(14日)从中核集团获悉,“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连...
观知天下:为政府决策装上“智慧... “当数字科技浪潮奔涌,我们要做的是架起数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桥梁,为政府决策装上‘智慧引擎’。”安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