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中医慢病诊疗创新:破解传承难题,构建智慧中医新生态
创始人
2025-05-06 11:40:38
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的通知》。普陀区中心医院的《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建设》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称号。

日前,记者走进普陀区中心医院,专访了《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韩吉,探究5G赋能下的中医慢病诊疗。

“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里,经过舌象仪、脉诊仪等中医四诊智能采集设备的‘望闻问切’,几秒钟后,她的舌苔图像连同脉象、症状、检查报告等数据就同步上传至云端。我通过‘5G +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可以与患者面对面沟通,再结合AI辅助诊断模型开出个性化药方。”韩吉描述了这样一个诊疗场景,这也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技术赋能的生动缩影。

传统中医如何“活化传承”

5G技术开启破局之路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在慢性病诊疗和治未病领域独具优势,但长期以来面临两大发展瓶颈。一方面,中医诊断依赖 “望闻问切”的经验传承,舌象、脉象等核心诊疗数据缺乏标准化采集手段,数字化程度低导致科学性备受争议;另一方面,传统“师带徒”模式受限于面授场景,青年医生成长缓慢,优质中医资源难以突破地域壁垒下沉基层。

《2020年中医医疗资源报告》显示,我国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占比不足20%,县域中医机构数字化诊疗设备覆盖率35%。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科韩吉团队敏锐捕捉到5G技术的赋能潜力,牵头申报了《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建设》项目,并先后入选上海市及国家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单位。“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中医诊疗的‘数字孪生系统’,让传统诊疗经验既能‘看得见、摸得着’,又能通过云端网络实现跨时空共享。”韩吉说。

目前,项目依托5G技术,通过与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视频通信、AR/VR等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以上海市普陀区西部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跨区域医联体,形成了中医四诊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视频交互远程问诊、会诊、VR/AR医教观摩培训指导三大应用场景。

技术创新+场景拓展

构建智慧中医生态

在普陀区中心医院的5G智慧医疗诊疗室,记者见到了这套融合多项“硬核技术”的诊疗系统。项目通过“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智能应用体系。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四诊信息智能采集区,一套集成舌象仪、面象仪、脉诊仪、问诊终端的便携式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中医四诊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传统舌诊受光线、角度影响大,我们研发的图像采集系统采用5G边缘计算技术,能实时校正环境光,确保舌色还原度达99.9%。”基于AI的舌象动态识别算法,该技术通过融合10万余例中医舌象样本数据库,可自动识别多种体征、舌象信息。

这些实时采集的数字化诊疗数据经区块链加密后,即可传输至云端,结合患者过往健康数据构建动态健康画像。目前平台已建立包含2000余份四诊数据的中医慢性病数据库,为AI辅助诊断模型提供了强大训练支撑。

远程交互中,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判断,属于疑难病例或经治疗效果不佳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可通过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发起会诊申请,受邀医生通过5G定制网接入平台,便可与邀请的专家医生进行高还原度的实时视频交流,实现面对面保真诊疗效果,最终提出诊疗意见。“依托5G技术,实现了医患、医生间的远程高还原度视频交互及病例讨论,所有专家都能高清、实时地参与问诊、会诊。”韩吉介绍。

创新成果广泛应用

形成“普陀模式”

通过建立5G+便携式中医智能诊断设备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诊疗流程规范,普陀区中心医院构建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的示范应用模式和场景,实现“社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一体化中医智能远程诊疗和全程健康管理服务,该流程与标准也正成为行业复制的“普陀模板”。

目前,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已纳入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慢性病专病中医特色惠民服务项目,接入了上海市17个行政区83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服务了近300万社区居民,获得了大量慢性胃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5G 技术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中医的经验智慧获得新的传承载体。”韩吉对项目的未来无比期待:在健康管理领域,平台将接入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脉诊、心率、血氧、睡眠等健康数据,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建立亚健康预警模型,打造“居家中医康养系统”,让中医养生融入日常;在中医活态传承领域,将名老中医的诊疗视频、辨证思路通过5G云端存储与共享,避免传统“口传心授”的经验流失,并依托5G+AR/VR的全景式医教观摩及培训指导,开展中医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构建多阶段虚实结合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平台;在智能诊疗领域,5G连接中医四诊信息智能采集与分析设备,快速分析数据并结合经典方剂数据库,辅助医师精准开方,提升诊疗效率;在药物研发领域,基于海量诊疗数据的“方—证—效”关联分析,将为中药复方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当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形成共振,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易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王电子取得钟表专利,兼具电子...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钟表”的...
创新智慧养老实训室建设方案,提...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推进,养老服务面临供需失衡、服务标准化不足等问题。传统养老模式依赖人力且效率较低,...
专注多模态触觉感知与操作技术,... 投资界5月6日消息,据36氪报道,千觉机器人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觉机器人」)近日完成...
关于量子计算,我们仍不知道它到... 转载自《返朴》 撰文 | robbieking1000 翻译 | 一二三 当前,量子...
AMD锐龙9 9950X3D网... 随着近年来PC平台游戏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玩家对于帧数的追求愈发狂热,尤其是网络游戏领域,百帧体验已...
为传统中医药插上数智化翅膀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日前共同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列出中医药...
调控记忆的“魔法”会走进现实吗 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在小说《哈利·波特》的世界里,轻挥魔杖即可将记忆从脑中抽出,一...
曝苹果智能功能国行版将在iOS... 【CNMO科技消息】尽管更个性化版本的Siri被推迟发布,但苹果智能功能(Apple Intelli...
探寻福建“AI+”的“智”与“... 这绝对是AI含量最高的一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坐上1∶1还原的高铁驾驶舱,手握操控杆,随着屏幕里风景...
小米15 Ultra快门音效将... 5月6日消息,小米相机部产品经理Bao_小李表示,小米会把15 Ultra的快门音效下放给维护期内的...
以云为笔绘就数字城市新图景 黄浦江畔,数据洪流奔涌不息;摩天楼间,数字丝网纵横交织。在这座城市的数字脉搏中,上海电信高级专家华静...
魔乐社区Modelers理事会... 在福州市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一场聚焦智能云生态的重要活动——“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
纳尔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纳尔股份(00282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常州星耀申请自动化分选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州星耀机器人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自动化分选...
思进智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思进智能(00302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5G赋能中医慢病诊疗创新:破解...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
小米取得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专... 金融界2025年5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摄像头模...
从“卖商品”到“卖场景”, 华...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黎津慧 2025年“五一”假期过去了,在深圳科技感与烟火气并存的城市地标—...
康力电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康力电梯(00236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