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市残联获悉,2025年成都市残疾人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班已于近日在龙泉驿区正式开班,来自全市的16名残疾人学员将参加为期15天的培训,结业后将参加CAAC执照认证考试。
当前,四川省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无人机驾驶员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据介绍,本次培训为残疾人打造无人机操控技能培养体系,助力学员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蓝天匠人”。培训采用“理论奠基-模拟推演-实操精进-认证达标”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设置15天强化训练课程,涵盖无人机飞行原理、空域法规、智能避障技术等核心内容。
记者了解到,培训的教学团队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汇聚行业资深专家、国际标准制定者及国家级赛事裁判,确保课程对标民航局执照考试标准。学员将通过模拟飞行、电子围栏操作及多场景实战演练,系统掌握无人机操控技能,最终参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试。
培训聚焦残疾人学员个性化需求,创新推出分层教学方案,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设计渐进式课程,并建立“学员-教师-残联”三方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学习生活难题。同时,配备先进无人机实训平台和模拟设备,组织学生志愿者与学员“一对一”结对,提供全流程学习支持与心理关怀,营造无障碍培训环境。
成都市残联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新兴产业需求,拓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助力更多残疾人在新职业赛道中振翅高飞,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秋妤 供图 市残联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张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