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荣耀内部的调整还在持续。
5月13日中午,据相关媒体报道,荣耀近期完成对中国地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涉及38个关键岗位主管,并采用“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这场被内部称为“雄鹰计划”的人员调整计划面向荣耀的国内外全体员工,竞聘目前已经完成,其中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90后占比达到24%。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该消息向荣耀官方求证,得到确认答复。据记者了解,除了人事调整,荣耀内部还新增AI新产业部门,同时将AI相关研发工作设定为一级研发部门。这一举措或与荣耀新任CEO李健此前的战略部署相呼应。
记者留意到,在两个多月前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全面转型。作为履新后的首次公开亮相,李健提出未来五年荣耀将投入100亿美元,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AI终端生态。
今年1月中旬,正处于冲击上市的关键筹备阶段,荣耀突然宣布赵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CEO等相关职务,由李健接替。
公开资料显示,赵明1998年加入华为,2013年华为推出子品牌荣耀,2015年3月赵明出任荣耀事业部总裁,全面负责荣耀业务。2020年11月,华为整体剥离荣耀业务资产,多家深圳国有企业联手30余家荣耀经销商共同组建深圳智信新,由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万飚任董事长,荣耀总裁赵明出任总经理,华为消费者业务高管彭求恩、方飞等均为董事。
作为荣耀新任CEO,李健亦有华为背景,其于2001年加入华为,2017年起进入华为监事会,在战略管理和全球化作战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且参与过华为公司重大改革和战略制定。2021年,李健加入新荣耀,先后任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副董事长、董事、人力资源部总裁等职务。
当前,荣耀正处一场硬战之中。第三方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达2.85亿台,在两年的下跌后顺利迎来复苏,同比温和增长4%。其中,vivo以17%份额稳居榜首,华为以37%的增速紧随其后。然而,与vivo和华为的强劲表现形成对比的是,苹果、OPPO、荣耀三大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下滑,其中苹果同比下滑了17%,OPPO和荣耀的降幅均为3%。
2025年第一季度,在市场调研机构IDC和Canalys的统计中,荣耀均已跌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五。在Counterpoint的统计中,荣耀以13.7%的市占率,位列第六,出货量同比下滑12.8%。
在传统的智能硬件之外,荣耀正在布局具身智能。4月初,据相关媒体报道,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5月13日,记者查询发现,在招聘网站上,荣耀已发布多个机器人相关职位,包括机器人系统软件技术专家、具身AI架构师、机器人传感器系统工程师等。
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并非首个跨界布局机器人产业的手机厂商。在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vivo高管就公开透露已组建专业机器人Lab,明确将战略重点聚焦消费级市场,计划推出面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智能机器人产品。而在此之前,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均已布局机器人赛道。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