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机鸣声 田中不见人
创始人
2025-05-14 15:41:51
0

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万亩良田中的水田地块,3台装备北斗导航侧深施肥无人驾驶插秧机如“钢铁卫士”般在水平如镜的池田中穿梭,所过之处,绿色的稻苗便“织”在了田池中……

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作业

北大荒的农业生产,如今这么智能吗?

只闻机鸣声,田中不见人,这样的生产场景贯穿着整个生产过程,从播种到夏管、秋收,近年来,友谊分公司将智慧农业作为科技提升主攻方向,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巡田、叶龄诊断智能化等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试验智慧农业集成系统和地力提升等新技术、新装备,实现科研管理线上化、田间调查智能化、农事作业无人化。今年建设了百亩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千亩级AI+场景智慧农业示范区、万亩级智慧农场,以点、线、面的形式逐步推进智慧农业实际应用。

2023年春季,最后一台智能插秧机完成自主路径规划,标志着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完整智能管控系统正式落地,团队构建起覆盖19万亩耕地的“智慧神经网络”:500余套物联网设备织就感知网络,田间气象站每10分钟上传一次环境数据,无人机航拍生成作物长势三维图谱,120套智能闸门与水位计联动实现毫米级灌溉控制。更令人瞩目的是,团队与北京农林科学院等顶尖科研团队联合开发的寒地水稻智能灌溉模型,将传统经验灌溉升级为数据驱动决策,节水率达30%以上。

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作业

友谊分公司今年从秧田管理环节开始,就依托北大荒信息公司技术支持,创建了智慧秧田管理系统,通过安装的叶龄诊断仪、温度、湿度以及PH值传感器等设备,构建棚内感知体系,依据不同秧龄精准调控温湿度环境,实时监测着秧苗生长全程,当检测到秧苗达到3.5叶期,气象站检测气温、地温稳定在13℃以上,同时本田达到插秧状态,苗前封闭达到7天的时间,本田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漏泥的花达水状态,各条件都契合水稻插秧要求时,将稻苗迁移到本田之中,于是便有了这个水田无人驾驶插秧作业的现场。

“我们经过严密的条件判断,满足插秧决策后,将作业指令下发至无人驾驶插秧机,开启高效有序的插秧作业。”分公司农业生产部水稻负责人李俊说。

只见“操盘手”在控制屏上,指尖轻点,无人驾驶插秧搭载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实现了远程智能操控。轻触点火按钮,远程启动操作,在行驶过程中,无论是加速、减速,还是紧急制动,都能精准控制。作业速度、转速、作业轨迹、作业面积等关键数据实时呈现。这款国产智能农机,创新集成侧深施肥与无人驾驶技术,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可依据田块地形自动规划最优作业路径,日作业量可达45亩左右,在常规条件下,展现出精准度高、漏插率极低的作业品质。

无人驾驶插秧机插秧作业

无人驾驶插秧技术具有作业精度高、工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投入四大优势,依托北斗导航系统,插秧机直线行驶,插秧过程中行距、穴距和深度始终保持一致,提高插秧质量和均匀度,极大地促进了本田通风透光的效果,有利于后期的秧苗生长和田间管理;凭借直线行驶和地头自主掉头功能,无人驾驶插秧机能够长时间连续作业,甚至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相比传统插秧机,作业效率提升达20%左右,缩短作业周期;通过平台远程操作,种植户不仅能轻松监管多台机车同时作业,更从繁重的驾驶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农耕变得轻松高效,同时解决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减少了土地资源浪费、肥料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运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自动生成最优的作业路径,减少重插和漏插的现象,配备侧深施肥技术,将肥料作用在秧苗根部侧3-5厘米、深5厘米的位置,减少肥料流失和挥发。无人驾驶插秧技术可省去一个驾驶员的费用,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和侧深施肥技术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经过测算,每亩地可实现节本增效约20元。

对国产高端智能无人农机的探索,不仅是技术应用层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完善,无人驾驶技术必将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扛起重任。

徐宏宇 颜子晴 记者 姜斌 刘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行业示范!国诚投顾获阿里云云原...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金融机构上云已从“可选项”演变为“必选项”。这一转变不仅源于技术迭代的内在逻辑,更...
苹果官宣,iOS 19 新功能... 6 月 10 日凌晨,一年一度的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就将正式召开。 包括 iOS 19 在内的...
苏州合昌取得快装式电流互感器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合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快...
长沙智能制造如何冲破多重压力,... 长沙的智能制造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这一模式融合了先进的信息及制造技术,在...
我国连续研制成功两款可重复使用... 人民网西安5月14日电 (记者李志强)记者日前从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获悉,...
2025年十大便宜好用云手机推... 在2025年的云手机市场中,技术迭代与需求多样化推动了更多高性价比产品的涌现。以下推荐的十大云手机,...
北斗专访|特赞科技范凌:现在A... 【编者按】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工智能迈入闪耀时刻。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徐汇区的...
原创 新... 引力可能不是自然界的基本力量,而是宇宙像宇宙计算机一样简化信息的副产品。 长久以来,我们都理所当然...
让“AI工程师”精准调控工业发... 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唐奇云)发酵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手段,在食品、医药、能源以及化工等诸多...
手机AI技术难投入大,谁敢放弃... 2024年被称为AI手机的元年,手机厂商纷纷发力相关功能应用。而普通用户对AI在手机上的应用感知明显...
我国成功发射太空计算卫星星座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取得石英基管加...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石...
浙江凯耀照明申请余晖消除电路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余...
华为Pura 80系列或将6月... 5月14日消息,据相关爆料显示,继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发布后,华为Pura 80系列有望...
金冠电气取得组合式避雷器专利,...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4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贵... 5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省将通过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贵州分...
中国版“星链”进行时,这次还有... 文 | 明晰野望,作者 | 翎汐 自从贸易战的号角吹响,连锁反应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了。 加拿大与欧...
常见致病菌也会“吃”医疗塑料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常引发伤口感染。而在5月7日发表于《细胞报告》的一项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