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工程师”精准调控工业发酵过程 上海科研团队首次将时间维度引入人工智能
创始人
2025-05-14 18:41:44
0

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唐奇云)发酵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手段,在食品、医药、能源以及化工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否掌握发酵领域的最新技术,决定着是否能在全球最“高精尖”的生物制造领域占得先机。而在生物发酵领域,时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微生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差异十分显著,它们的生长状态关系到整个发酵过程的成败。为了保证发酵质量,通常需要人类工程师根据常年积累的经验,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手动调控。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金金教授团队打造了“基于迁移学习和物理可解释的小样本AI工业自动控制系统”(ManuDrive),并落地转化,使用“AI工程师”将时间维度引入工业发酵过程,实现了AI动态调控,通过在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动态调控参数,实时生成未来每一个时刻的最优发酵方案,进而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发酵产量。

“最大的重要创新点,是我们第一次把时间维度引入到了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体系。”在5月12日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发布会上,该校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与微结构实验室教授李金金向记者介绍道,“中国已然是制造业大国,怎么让这些制造企业享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让他们集体实现产业升级,希望我们上海交大可以来做领头羊,以算法帮助这些企业集体实现产业升级。”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首将“时间维度”引入AI,催生技术革命

谈及AI时间维度建模的必要性时,李金金表示,当前AI技术以及多数应用场景,仍以静态建模任务为主,而生物发酵等大部分工业控制不是“静止”的,其状态随时间连续演化,“少了这么一个时间维度,AI模型它就没有办法解析跟时间维度有关的生产过程的变化,进而模仿人类的操控思维。”

500吨级发酵罐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ManuDrive上线接管和调控500吨级抗生素发酵生产,使发酵罐的发酵产量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波动也得到了极大幅度的降低,工厂的生产稳定性和效率都显著增强。以抗生素发酵7天的周期为例,在发酵进行到第20小时的时候,ManuDrive就能生成从第21小时、第22小时、第23小时,一直到最后的第150小时的完整发酵操作方案,精准“预测”整个发酵过程。

这改变了传统的发酵调控模式,不再需要人类工程师手动去进行每个小时的发酵调控工作,而是借助人工智能向中控系统发送操作指令,大大提高了调控的效率与精准度;通过AI调控所生成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对原先以经验为主的生物发酵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同时,人工智能的调控具备持续迭代的优势,基于ManuDrive所产生的高质量数据,AI又能够持续进行反馈和迭代,使得发酵产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个不断输入新数据、提升产量,再输入新数据、进一步提升产量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AI技术与生物制造的深度融合发展,发酵生产正逐步从以往依赖经验的‘试错模式’向依靠数据驱动的‘智能模式’转变。它不仅对原有的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塑造,更在生物制造领域催生出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李金金说道。

低成本“AI大脑”,显著降低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

发酵技术堪称生物制造的核心,事关食品、医药、能源、化工等多领域。据李金金介绍,中国生物发酵产业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年产量超7000万吨。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核心产品占全球总量70%左右。

Manudrive界面示意(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以生物发酵行业为例,ManuDrive能精准捕捉微生物生长与环境变量间的动态关联,构建起科学严谨的预测模型,训练效率提升了数十倍,大大缩短了从模型开发到实际应用的周期。操作人员不仅能直观理解模型决策依据,还能基于因果逻辑对生产策略进行灵活调整,提升生产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这一特性在生物发酵等高风险、高成本领域尤为关键——既降低了因盲目试错带来的资源损耗,又为生产流程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不同于主流AI大模型需依赖数千乃至上万块GPU卡才能运行的高耗能模式,ManuDrive堪称为“一个低成本的AI工业大脑”。“我们仅需十几张GPU卡,配合传统AI模型中5%的数据量,就能实现连续、精准的推理预测。”李金金表示,这一突破不仅大幅削减企业在算力资源上的资金投入,更显著为其降低了智能化改造成本。

“关于应用场景的可复制性,我们不仅可以快速地把生物发酵复制到其他发酵产业。也可以把它泛化到其他跟时间维度相关的领域中去。”李金金例举道,“比如在食品工业领域,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品质与供应;在大量传统制造业领域,可提升精度减少浪费;环保产业领域,可优化生物处理条件,推动达成‘双碳’目标。”

Manudrive界面示意(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时代的铺轨人:新华三以自我... 当约翰·济慈在200年前写下“世间没有什么是稳定的,喧嚣是你能听到的唯一音乐”时,他或许并未意识到,...
乐聚机器人孙冬:预计今年下半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5月13日,在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的“人形机...
宇宙终结或提前?科学家新研究挑... 在探讨宇宙的终极命运时,科学家们长久以来都将目光聚焦于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终点。然而,荷兰科研团队的一...
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 我国太空...   新华社杭州5月14日电(记者朱涵、宋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赋能卫星在轨实时处理对地观测数据,支...
帮企业找市场,罗湖搭建资源对接...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4日讯(记者 李慧 通讯员 卢楚楚)近日,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动区应急管理...
哪款手机好用性价比高?想要稳定... 在日益依赖移动通信的今天,手机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表现已成为用户选购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哪款手机好用性价比...
联发科天玑9400e发布,首发... 今天,联发科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天玑9400e移动平台。 作为天玑9400旗舰家族新成员,天玑9400...
四川和恩泰申请固态硬盘数据预读...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四川和恩泰半导体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固...
618大促手机销量排名:苹果霸... 【CNMO科技消息】5月13日晚上20点,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了今年618大促的第一波活动。5月14...
eSIM 技术产业研讨会举办,...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办的“...
“科技向善 智创未来”,20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5月16日-5月23日,“科技向善 智创未来”2025年宝安区全国...
先全球禁用华为芯片,后召集美国... BIS的管制新规出来了: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已指示BIS执法部门停止执行...
新型合成小分子可“精准杀伤”癌... 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在官网介绍,该中心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设计并...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连续安全运...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 记者今天(14日)从中核集团获悉,“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连...
观知天下:为政府决策装上“智慧... “当数字科技浪潮奔涌,我们要做的是架起数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桥梁,为政府决策装上‘智慧引擎’。”安徽观...
开疆智能CANOpen转PRO... 某焦化厂项目客户需要将禾川E380变频器与西门子PLC进行通讯,原本客户想使用西门子自带的canop...
原创 华... 要说当前华为手机粉丝们最想入手的华为旗舰,那么毫无疑问肯定是华为Mate70系列旗舰,不仅使用体验好...
超声波技术可高效回收燃料电池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不仅能有效回收燃料电池,分离其中的...
对话南丁格尔奖获奖者邢红:当一... 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了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来自17个国家的35名护理人员获得南...
就因为一张截图,网友们都想自建... 2025 年,差友们还在用 QQ 空间么?发发说说,有事没事再装饰下首页。 或者你有自己的个人网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