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立夏刚过,江西1800万亩早稻陆续进入分蘖拔节的关键期。各地种粮大户纷纷抢抓农时,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飞防”作业,为粮食稳产增收注入科技动能。
在江西赣州安远县镇岗乡黄洞村早稻种植基地,一架装载着生物农药、肥料的无人机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穿梭。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均匀的雾化药液如细雨般洒向稻株,整个过程高效精准。
“今年我种了1200亩早稻,现在阶段处于水稻分蘖期,无人机打药成本低、效益高,一天能打200亩左右。”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黄洞村种粮大户谢起兴表示。
为“护航”早稻高产,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一季稻变双季稻等办法,不断增加农田种植面积。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机械化作业及无人机管护等科技化手段,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我们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为全乡4450亩早稻提供了无人机飞防作业,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做好了田间管理,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保障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农业干事叶非凡称。
今年,安远县通过整合200多台农机成立19支供销农业服务队,开展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5万余亩,帮助近万户农民从粮食生产耕种管收等环节解放出来,农机化率显著提高。(总台记者 范存宝 陈自强)
来源:央视网